“痰”: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停车难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的医院,停车更是难上加难。从医院门口到门诊、急诊、住院病区,看似短短的“最后100米”,却因停车这个小细节,给患者就医带来不小的困扰。(11月29日新华网)
百家讲:
由于医院“停车难”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导致车辆扎堆行、医院门难进,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了。比如车辆杂乱、不时进进出出带来的消防问题、急救车出进问题,比如“停车难”催生的“黄牛”高价带路问题,再如医院职工自身的停车问题。医院本是最具人文关怀的地方,也该处处涌现文明和谐,一旦不能解决 “停车难”问题,不断衍生新问题,别说会加剧“看病难”,恐怕还会悄然损坏医院形象。
尽管医院“停车难”有很多难处,但也并非无法破解。之所以普遍或者长期存在,是因为重视程度不够,以及缺乏联动机制,“停车难”问题被当成了简单的患者看病问题,以及医院自身管理问题。进一步说,只要医院和地方政府“动”起来,“停车难”问题就不再是不可攻克的难题。
目前,在一些地方,有关部门已开始尝试利用智能政务和大数据云服务来解决医院“停车难”问题。只有让信息多跑路,才能让患者少跑“冤枉路”。 ——贺成
“痰”:
近日,在外卖平台开店的赵某称遇到了“职业差评师”,差评大多和食品卫生相关,对方索要1800元删差评未果,他的新店被恶意差评半个月,导致销量和评分急转下降。与此同时,广州一家店主也被“职业差评师”勒索,最终支付1300元息事宁人。(11月28日《法治日报》)
百家讲:
做生意开店,客户对此有好评或差评很正常,特别是客观善意的差评,对经营者提高服务质量大有益处。但差评一旦变味,成了某些人专职恶意造谣生事、敲诈勒索经营者的违法行为时,其实质和马路上的“碰瓷”者没有什么两样,目的都是通过故意制造或者编造假象,采取诈骗、敲诈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财物。
今年10月,两高一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办理“碰瓷”违法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对实施“碰瓷”者,以敲诈勒索罪定罪,若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有力打击了此类违法犯罪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
面对“职业差评师”勒索钱财,作为商家,决不能因为怕自身名誉受到侵害,便“哑巴吃黄连”,花钱息事宁人,理应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网信部门,要完善监管机制,担当起相应责任,通过更新技术手段等来维护正常的商品评价机制,让不法分子无可乘之机。作为公安机关等执法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职业差评师”的打击力度,对涉嫌犯罪的要依法严惩,该抓的抓,该判刑的判刑,决不手软。对尚不构成犯罪的,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也要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周家和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