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友敏
本报讯 昨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自2020年1月1日至11月20日,本市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482例,较去年同期下降24.1%,为近三年中报告人数下降幅度最大,并且已经连续11年无母婴传播病例报告。
本市自1987年报告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截至2020年11月20日,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5972例,艾滋病病人8917例,死亡2207例。
今年1月1日至11月20日,本市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482例,较去年同期下降24.1%,为近三年中报告人数下降幅度最大;艾滋病病人559例,较去年同期下降25.3%;艾滋病死亡病例258例。
记者了解到,本市已连续11年无母婴传播病例报告。截至10月31日,2020年全市HIV抗体筛查检测孕产妇140267人,检测覆盖率100%。对18名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产妇实施艾滋病母婴阻断,无母婴传播病例报告。
目前看来,经性途径传播仍是本市艾滋病的主要感染途径,并且仍以男性同性性传播为主。在报告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经性传播的占97.0%;男性同性传播占性传播途径的62.4%。
对此本市开展高危人群综合干预,继续以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低档暗娼为主要目标人群,开展预防艾滋病经性传播综合干预措施,目前本市性传播危险人群干预比例达到95%以上,检测比例达到90%以上,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减少10%以上,达到行动计划目标。
上海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十三五”期间,市公共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和各区政府密切配合、协同合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主要目标和任务,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各司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最大限度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降低男性同性性传播的风险,有效控制经性途径在本市的传播。本市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终期评估显示,至2020年9月底,本市全面达到艾滋病防治工作各项指标,有效控制艾滋病在本市的传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