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苏新闻”报道,出门在外就怕手机没电,有了共享充电宝的确方便了不少,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此前大多数品牌定价还是每小时1元,但是现在不少品牌的充电宝突然“闷声”涨价了,这是为什么呢?涨价后,使用的人还多吗?
11月29日,记者走访了多个共享充电宝的点位。
租金价格不一
每小时2至5元不等
11月29日上午,记者首先来到了南京市玄武区某商场。这里几乎每个商铺门口都放置了共享充电宝,品牌也很多,但所有点位的充电宝机身上都未标明价格,只有扫码后才能知道。
记者在扫码后,发现美团充电宝每30分钟收费1.5元,来电充电宝每小时收费2元,小电充电宝每30分钟收费2.5元。而令记者惊讶的是,在同一商场,一个店铺之隔的同一品牌的充电宝,价格也有差异。
另一家店铺的小电充电宝每小时收费3元。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秦淮区某商区,发现在这里街电充电宝每小时收费3元,美团充电宝每30分钟收费1元,怪兽充电宝每30分钟收费2元。
针对共享充电宝 “1元1小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的现状,记者在采访时,不少市民表示,他们的确发现共享充电宝涨价了。但对于共享充电宝悄悄涨价并且定价不一,消费者们表达出了不同的态度。
客服回应
根据综合因素定价
那么,共享充电宝到底怎么定价的?是各商铺自行定价还是平台统一涨价的呢?商铺工作人员均表示,定价和店铺没关系,是充电宝公司指定的,他们只提供了场地。
针对最近许多用户反映的涨价问题,相关充电宝企业客服表示,价格是不同区域的门店根据市场情况调整的,他们没有统一涨价。至于金额多少,扫码后就可以看到。
小电充电宝客服称:“收费标准是根据市场情况有所调动,很多门店金额都是不一样的。这不是公司统一定的价格,是有所浮动的。”
来电充电宝客服称:“收费标准是由综合因素决定的。商家需求不一样,运营成本也不一样,订单收费标准也不一样。”
怪兽充电宝工作人员称:“充电宝在不同门店收费标准会有所不同,消费者在扫码租借不同柜机以系统提示为准。”
对于共享充电宝悄悄涨价且柜身上没有任何价格提示的行为,律师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的行为。
江苏泰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凌建豪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有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共享充电宝还是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将价格在醒目的位置进行明确告知。”
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也无可厚非,但平台应该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能够将价格贴到醒目位置,而不是让大家扫码后才知晓。(汤安佶 张中玄)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