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综合

民建上海市委昨发布报告,揭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现状

经营指数下降,信心指数反升

本文字数:986

  □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  民建上海市委昨天发布“上海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指数”  (下简称“指数”)和“上海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调查报告”(下简称“报告”),揭示上海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现状。报告显示,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经营指数有所下降,但信心指数却反升。

指数显示,“2020年上海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指数”值为64.50分,与2019年的65.53分相比下降了1.03分,处于近四年的最低值。

具体而言,经营指数比2019年下降较为明显。疫情影响指标方面,受到疫情冲击的企业占比达到30.8%,其中冲击很大的企业占比6.37%。其次,环境指数比2019年小幅下降。这表明,今年上海中小微企业对经营环境有隐忧。其中12个分项指标呈“四升五降三持平”。政策环境指数明显提高,中小微企业对疫情下政府的政策支持具有较高的感受度。但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开放环境、营商环境、房租物业负担等指标有小幅下降,尤其是房屋物业负担指数下降明显,这表明,上海中小微企业在房屋物业租赁支出方面承受较大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经营指数和环境指数受疫情影响均有下降,但信心指数与2019年比却有小幅上升。有36.5%受访的中小微企业认为目前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期,表明了中小微企业对经济大势信心增强。同时,受访的中小微企业对新发展格局具有信心,有28.8%的受访中小微企业认为新发展格局机会很大,而只有2.8%的受访中小微企业认为新发展格局具有挑战。

创新能力方面,报告显示,2020年上海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指数为37.3分,相比2019年的37.2分高出0.1分。这表明,今年上海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比2019年有所提高,但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偏低。上海中小企业创新资源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创新投入也处于较低水平。

为此,民建上海市委从优化机制,切实提升营商服务水平;精准施策,加大惠企政策兑现力度;鼓励创新,增强中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力;营造生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如,设立中小微企业服务专员,建立首接负责制,实施中小微企业“直通车”服务制度,受理中小微企业各类诉求,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出台针对初创型中小微企业的免租或降低租金政策,打造中小微企业发展集聚区,推动中小微企业集聚发展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5 经营指数下降,信心指数反升 2020-12-09 2 2020年12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