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社会

网上买到超低价绝版人民币

收藏者是捡漏成功还是被人忽悠?

本文字数:886

  □记者  胡蝶飞  通讯员  陈岚

本报讯  有人利用APP平台出售伪造的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人民币,涉案金额达100万元。近日,虹口区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对张某等4人提起公诉。

2020年7月19日,一名被害人以400元的超低价在某古玩交易APP上“捡漏”了60张第一套人民币纸币。收货后发现是假币,于是向商家索要退款。然而,截至案发前,被害人仅收到退款84.03元。

2020年7月22日,虹口公安分局侦查发现有人利用APP平台出售伪造的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人民币,涉案金额达100万元。“支持各种渠道验真伪”“有较大升值空间”“特惠银行原装捡大漏”“权威机构认证”“收藏好物件”……卖家打着这样的宣传语,将假币当真币卖,吸引顾客光顾网店。

2020年9月1日,4名在网络上出售假币的销售人员分别在各自家中被抓获。民警随后在其中3人的住处查获大量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人民币,面额从一分至十元不等,经中国人民银行相关部门鉴定均为假币。

据其中一名售假人员张某交代,她本是在网络APP上做玉石生意的,但销路一直不太好。2019年下半年,她留意到同一APP上出售绝版人民币的商家流量很大,她便也想做绝版人民币生意。张某于是在APP上买了一套,“但是东西寄过来之后我发现是假的,我就觉得既然别人能卖假的人民币那我应该也可以卖。”此后,她通过当地的古玩市场购买了大量伪造的旧版人民币,再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挂在多个APP上出售。通常,一套绝版人民币能卖上万元,而张某的网店里,只需几百元就能买到近百张“品相绝佳”的绝版纸币。一些收藏者抱着侥幸心理出手购买。

日前,虹口检察院审查后认为,张某等4人通过网络APP向多名被害人出售伪造的旧版人民币,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应当以诈骗罪定罪处罚。虹口区人民法院审理后,以诈骗罪对4人追究刑事责任。

检察官在致电本案多名被害人复核案件情况时发现,被害人在收到了伪造的旧版人民币后,因无法联系店家、货物价值不大或退货需要支付运费等原因,均未退货。检察官提醒收藏者,在网上购买古玩等物一定要慎之又慎。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5 网上买到超低价绝版人民币 2021-01-05 2 2021年01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