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友敏
本报讯 昨日,普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召开。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全区“三旧”换“三新”改造拼出新速度,在全市率先告别“拎马桶”。
去年,普陀区全面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征收和无卫生设施改造,在全市率先告别“拎马桶”。旧住房成套改造新开工10.07万平方米,累计开工19.5万平方米,完工2.6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修缮改造新开工547万平方米,完工469万平方米。新增租赁住房4081套,筹集代理经租房4738套。推动住宅物业规模化、集约化管理。
同时,就业促进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加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506人,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数内,帮助成功创业702人。新增养老床位774张,改建认知症障碍照护床位118张。新建5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家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14家老年助餐点。受理长护险申请2.3万人次,开展居家护理服务550.83万人次。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100%落实岗位。
“十四五”开局,普陀区将着力提供高品质民生服务,聚焦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报告指出,普陀区将加快推进旧改地块收尾。新开工10万平方米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整体性、综合性、精品化进行旧住房综合修缮。尊重群众意愿,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做好廉租住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受理工作,不断扩大政策受益面。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