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律师服务

劳动者自愿放弃社保?

律师:违反法律规定无效

本文字数:1408

  据“中新网”报道,近日,“福州公交司机猝死不被认定工伤”事件引起网友关注:司机上班时间猝死,单位却称员工不愿意上社保,因此不能认定工伤。

当地人社局介入后,目前已将该员工认定为工伤。然而,关于公司所说的“自愿放弃社保”问题却让人思考:社保究竟能否自愿放弃?当员工  “被自愿”时,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公交司机猝死

引出“放弃社保”争议

1月25日,福建省福清市一名公交司机驾驶时突发心梗,安全停车后还是不幸身亡。司机陈师傅的弟弟称:哥哥所在的汽运公司曾让所有员工签署自愿放弃社保声明书,因此陈师傅不能认定工伤。消息一出,有关陈师傅的工伤认定立即引发舆论热议。1月28日中午,福建福清市人社局出具的突发心梗司机陈祖军的《认定工伤决定书》显示,认定该司机所受事故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属于工伤认定范围,予以视同为工伤。福清市交通局将确保赔偿金及时赔付到位。

其实在职场上,各类员工“自愿放弃”相关权益的事早已不再新鲜,比如自愿放弃加班费,自愿放弃带薪休假,甚至自愿放弃签订劳动合同的事也时有发生。当颇为强势的用人单位要求“自愿”时,多数员工并没有拒绝的勇气,往往只有出现离职、事故等情况,双方才就此产生纠纷。

“在劳动争议中,员工签署自愿放弃协议的案件具有一定代表性。”上海普世万联律师事务所律师阮超向记者表示,除了员工被迫的自愿,更典型的是公司为了减少成本,劳动者为了增加实际到手的收入,双方达成了用人单位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的合意。

阮超认为,从表面上看,公司的成本减少,劳动者到手的利益增加,这样的“自愿放弃”是一种“双赢”。但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就是发生工伤的时候,纠纷就会随之产生。

有些社保福利不能自愿放弃

那么,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署了“自愿放弃”协议,是否为法律承认?“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阮超表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以就薪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等内容进行协商约定,但缴纳社保属于法定的义务,不能根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意愿而免除。

也就是说,员工即使签署协议自愿放弃社保,因这一协议违反了法律规定,本身也是无效的。对于这种情形,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予以补缴。用人单位拒不缴纳的,劳动者还有权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阮超表示,由于在实践中,社保部门较难主动发现企业未为员工缴纳社保,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被欠缴的员工应主动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或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责令单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另外,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发生工伤的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那么原本可以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相应工伤保险待遇就将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无疑是因小失大。

除了社保,法律法规还对劳动者自愿放弃加班费与自愿放弃带薪年假作了规定。

对加班费,即使签订了协议,同意公司不支付加班费,也不能被法律认可。单位只要违反了法定工作时间标准、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对劳动者的带薪年假,《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彭宁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服务 B06 劳动者自愿放弃社保? 2021-02-08 2 2021年02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