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声音

长宁公安送上春节“反诈年货”

老人、白领、学生,一个也不能少

本文字数:1091

  □见习记者  翟梦丽

临近春节,市民欢度节日的同时也要警惕电信诈骗的风险。日前,长宁公安走进社区、楼宇,为辖区的老人、白领和学生送上“反诈年货”。

手作定制“老年礼包”

“董老师,今年是准备去儿子家过年吗?”长宁公安分局天山路派出所社区民警孙礼钢所管理的纺大小区里老年人比较多,且很大比例都是独居状态。考虑到疫情形势,细心的孙礼钢趁着春节来临前挨个给他们打电话询问近况。“小孙啊,有个情况我要跟你说道说道,有人推荐我一个酒类的投资产品,说我只要投资5万元就可以每月分批获得6%的年化收益,而且还能获得旅游的福利,这靠不靠谱啊?”听到董老伯的描述加上微信发来的链接,孙礼钢意识到董老伯遇到的很可能是一个投资类的电信网络诈骗,“咱可不能贪这个小便宜啊,这么高的收益率就不正常,投资理财还是得去正规机构。”

及时劝阻了董老伯投资的念头,孙礼钢想起最近上门进行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时发放的宣传单页字体比较小,很多老年人阅读起来比较困难。于是,孙礼钢挑选了宣传资料里贴近老年人生活的几条安全提示,放大字体打印了多份,准备给辖区里的老人送去。

线上线下“白领礼包”

提倡原地过年之后,辖区内很多企业的员工都决定留沪,随之而来的安全宣传也要同步跟上,仙霞路派出所民警汪军忙碌了起来。

在楼宇的会议室内,汪军分析了在白领群体中常见的3种案例。一是冒充领导社交账号,通过网络让员工实施转账;二是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逮捕、起诉为由,骗取银行卡密码等个人信息;三是冒充淘宝客服,点击冒牌网站实施诈骗。

针对以上常见的诈骗手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求白领们在转账前核实对方身份。核实公检法工作人员可直接致电110;如果是老板要求转账就必须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进行操作;与客服的沟通务必在平台内的聊天系统进行。

寓教于乐“学生礼包”

寒假期间,学生群体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会比平常增多,由于鉴别能力有限、识别不法信息的能力较弱,很容易成为网络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

仙霞路派出所介绍,寒假期间作为校外辅导员的民警们与辖区学校合作,在各年级学生的寒假作业中加入了关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内容。“学生群体遇到的诈骗类型主要有刷单返利、购买游戏装备类等,而家长们则会遇到冒充老师的诈骗类型。比如,有学生在QQ群里看到10倍返利的广告,不仅被骗光了压岁钱,还刷走父母的存款。还有家长接到冒充老师的诈骗电话,被以缴纳培训费用为名骗取了数万元。”这些案例提醒学生不要相信高额返利的诱惑,同时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免被犯罪分子盗用。家长在假期中应与老师保持沟通,如需要转账,务必核实事项真伪。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声音 A03 长宁公安送上春节“反诈年货” 2021-02-10 2 2021年02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