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友敏
本报讯 物流与快递行业快速崛起,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为假药的生产销售流通提供了途径。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以下简称“上海铁检院”)在办理一起销售假药损害公益案中发现,物流公司存在监管漏洞,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因此,上海铁检院邀请药企,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召开圆桌会,制发检察建议,近日邮政对涉案物流企业作出停业整顿30天的行政处罚。
2020年5月,上海铁检院在办理杨某某、金某某销售假药损害公益一案中查明,金某某作为快递员,未履行对寄件人杨某某身份进行查验、登记身份信息、对内件进行验视义务,在2019年10月中旬开始明知杨某某销售的是假药,仍帮助其进行收货、发货、提供保管的便利条件,还因此领取额外的报酬。经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对从被害人处接收的涉案药品和公安机关查扣的涉案药品检测,涉案药品均应依法认定为假药。
为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和企业的知识产权,上海铁检院积极与赛诺菲等药企沟通,发现假药线索,通过共同努力收集相关证据发现,根据2017年-2020年法院刑事判决与相关调研,全国范围内假药交易中使用较多的快递公司是上述涉案物流公司,同时案件中也反映了该物流收寄件未依法对寄件人身份进行查验,寄件显示假的寄件人姓名、不完整的寄件人地址;未依法对寄件物品进行检视,如将药品写成食品、文具等错误的物品名称等情形的问题。
2020年10月29日,上海铁检院与市邮政管理局、市交通委、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等相关行政机关就物流企业存在的寄递、运输假药的监管问题召开圆桌会议并签署会议纪要,要求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加强日常监管,形成相应的管理规范,如发现快递企业违法收寄假药,应依法进行处理;要求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依法对物流企业违法提供假药的运输行为的线索开展调查取证,依法对相关运输经营者进行处罚;要求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加大行业宣传力度,督促物流企业加强内部运输业务管理等。签署会议纪要之后,上海市邮政管理局、道路运输管理局分别约谈物流公司总部,要求企业依法规范物流快递行为。
涉案物流分公司位于哈尔滨,对于该分公司存在的违法寄递国家禁止假冒药品行为,上海铁检院与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协作,对于寄件地寄递假药的行为,向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发送案件移送函,督促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将案件移送案发地黑龙江省邮政管理局,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邮政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规定,对涉案收寄假药快递的物流分公司作出停业整顿30天的行政处罚。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