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翟梦丽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再过一个多月,我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花事盛会,被誉为花卉届“奥林匹克”的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即将在上海崇明拉开帷幕。跑出上海速度,打造上海水平,本届花博会将带来“一夜成林、一夜花开”的盛景。从一片农田到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光明花博会项目建设团队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花博建设贡献了“上海力量”。
上海速度 上海水平
本届花博会涉及花博园区及光明花博小镇总施工范围5.04平方公里,相当于466个标准最大的足球场。从奠基到开幕的近两年时间里,要完成从设计建设到竣工验收、从拆迁腾地到策展布展、从一片农田到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在建设任务集中的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42天的梅雨、3次直面台风、60多天的高温、创纪录的寒潮等给园区建设带来了多重挑战。越是艰险越向前,光明食品集团花博会指挥部统筹协调了近60多家参建单位共克时艰,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场馆建设、7公顷大棚建设、7万棵苗木的种植、近2000万株花卉的培育、60万吨配生土的生产,9大课题研究的突破。光明奇迹再度呈现、上海速度再度展示。
本届花博会“以绿为底、以水为带、以花为题”,构建“一心、一轴、三区、六馆、六园”的精彩格局,其中,世纪馆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5米。世纪馆分为东、西馆两个展区,通过西馆的实体植物展示与东馆的多媒体展示结合,演绎自然与生态的永恒主题。两馆之间设有连桥,花博会期间世纪馆大屋面将种植花卉。
光明建设团队采用大跨度蝶形曲面清水预应力混凝土薄壳结构建筑技术,历经4个多月的连续奋战,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共完成5万多个不同的标高测绘、30万米预应力钢绞线埋入以及4800多吨高支模钢管搭设和连续曲面薄壳摇摆的复杂结构等施工难题,最终保证了世纪馆的整体建设进度。世纪馆荣获建筑绿色三星、WELL金级认证。该项技术为国内首创,充分展示光明承建大型异形建筑的能力和上海水平。
一夜成林 一夜开花
崇明岛作为海岛,表层原土土壤普遍存在碱性、质地粘重、养分含量低、排水性差等问题,如何克服先天不利因素,尽快解决适合园区种植的各类苗木花卉生长的土壤成为了摆在苗木组面前的难题。而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各类设备调试和维护人员稀缺,面对挑战,诸伟琦作为苗木组现场负责人,带领团队主动应战。在尝试了79种配方、3种植物、10余种原材料的栽培实验和化学分析试验后,最终根据花博会主要植物类型匹配度和不同施工地理条件,确定了5种种植土配方,满足了不同苗木土壤改良需求,保障了第十届花博会苗木工作快速推行。
入夏前,诸伟琦团队仅用2个月的时间,从南到北,走访了全国17处苗木基地,考察不同种类的苗圃300余个,从玉兰、枫杨、合欢到栾树、榉树、朴树,为苗木种植打下了扎实基础。入秋后,随着树木种类的扩充,苗木供给的增加,现场的种植效率不断提高。“从一天的300棵、400棵,提高到最后600棵、800棵!”诸伟琦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带领团队不断自我加压,达到了“一夜成林”的效果。
除了“一夜成林”,本届花博会还将“一夜花开”。走进7.4公顷的花博园智能温室大棚,数以万计的绣球、树桩月季、芍药、萱草、超级凤仙、大花海棠、荷花、菊花等花卉在温室中安静地生长,等待开园绽放的那一天。花博会花卉组自2019年开始花卉试种工作,至2020年7月已经完成2452个花卉品种的试种,筛选出主要围绕崇明地区适生、目标花期在5到7月间、品种新优、能充分展示上海多年来花卉成果特色的花卉类型,同时充分考虑到花卉品种多样性,最终筛选出绣球、树桩月季、芍药、萱草、彩叶芋、红掌、超级凤仙、大花海棠等适生花卉品种1020个。
池坚告诉记者,为了达到花博会“一夜开花”的景观效果,花卉组精益求精,创新突破,开展多项栽培技术研究,对树桩月季、芍药、菊花等开展目标花期调控措施,利用“定植时间”、“摘心次数”、“光周期”、“休眠处理”、“修剪时间”等技术集成,争取精准实现花博会期间花开满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