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张馨月
本报讯 “感谢检察官及时指出我们的管理漏洞,我们将对照建议认真检查,一条条整改到位。”一民营企业代表说到。
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在办理一起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类行政非诉执行案中,发现涉案相关企业存在社会综合治理监督线索。该商场的物业管理存在漏洞,致使假冒商品在商场特卖区域公然售卖。近日,浦东检察院向该民营企业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帮助其堵漏建制,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自2017年起,严某在浦东某大型综合商场2楼销售标有“Lee”商标的牛仔裤,但无法提供相关商标适用授权材料,至同年8月31日被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查获,共销售牛仔裤500余件、短袖100余件。严某对商品的售价仅定为100元/条,远低于该品牌商品的正常售价。
浦东检察院认为,销售场管理者肩负着维护商场经营秩序与商场信誉,保护商户和广大消费者正当权益的责任。该公司为他人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提供了经营场所,客观上为侵权违法行为的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该情况反映出该公司对商场经营商户的管理与监督存在漏洞。
浦东检察院向该公司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进一步加强商场经营者资证审核,进一步加强商场日常巡查管理,进一步加强对经营者诚信、合法经营的法治宣传工作等,减少侵权违法行为的发生。
近日,该物业公司书面回函整改情况。与涉案商家解除租赁合同,针对入住商户进行了经营主体资格梳理。针对入驻商户增加日常巡查,定期复查,临时抽查。定期对入住商户进行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