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法律人的世界观
1我知道光在哪里
2读着读着就老了
3我有屠龙之术
4快乐高于责任
5伟大的生活都有无趣的阶段
6常思本来我无,方知人生皆得
7“学一行” 就得 “干一行”吗?
8未选择的路
9法律人的知识沙文主义
10让你兴奋的,终将落地
11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2思想背后的利益
13人在江湖,身要由己
(略)
《日知为智:写给年轻法律人的信》
陈少文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
【编辑推荐】
那些困扰你的问题
求学、职场、情感、生活、社会……
听听少文老师怎么说
【内容简介】
全书收录了作者与年轻法律人的50封往来书信,分为“法律人的世界观”“法律人的方法论”“法律人的自处之道”“法律人的专业之道”四个部分,在之前《写给法科生的信》的基础上增加了5篇内容,并对之前的部分进行了完善。
来信读者既有初入法学大门的法科生,也有初入法律职场的新人,还有工作多年处于倦怠期的法律人。他们所提的问题涉及学业、专业、职业、感情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方面面。作者通过书信的形式,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犹如一位智者,坐在读者面前,娓娓道来,效仿印光法师的《一函遍复》,将类型化的疑惑予以回答整理,写成此书。
【作者简介】
陈少文(陈虎),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博士后,香港大学法律学院访问学者,多所高校兼职教授。著有《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研究》(2015年)《心能转境》《不激不随》(2018年)《刑事程序的深层结构》(2018年)《写给法科生的信》(2018年),译有《吉迪恩的号角》《审判故事》《法律工具主义》(2016年)《穷人能否获得公正审判》(2018年)等,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等科研课题,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政法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精彩节选】
让你兴奋的思想,终将落地少文老师:
前段时间,按照您的建议,我特意去拜访了一位牛人,并参加了他的思维类课程。客观地说,他的课程非常精彩,很多认知都给我很大的冲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之后,我都会立即陷入一种心理上的焦虑。我急于在他所说的思维方法和自己的现实问题之间建立起关联,试图能将他所讲的东西立即落地,但是每次在迁移的过程中总感觉使不上劲。这种焦虑感越来越强烈,因为总是看不到落地的效果,甚至影响到了我进行思维学习的热情。我想请您帮我分析分析。——其仁其仁同学:
首先恭喜你在这样的年纪,就有亲身感受顶尖思维的机会。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能力谱系,按其重要程度排序,依次应当是——格局、思维、知识和技能。
但一个人的学习需求强度,却往往正好相反,实际依次是——技能、知识、思维和格局。
甚至,很多人只会关注实用的技能和知识,而对于思维和格局学习的必要性,往往视若无睹。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前两者,会经常对我们形成及时而强烈的负面反馈,所以,自然会激发起学习的实在欲望和强烈冲动。
比如,律师在不断被法官打断发言后,会痛下决心学习庭审技巧;
比如,销售在不断和客户报价丢单后,会振作精神去学习谈判技巧。
因为视野和环境的缘故,人们所感知到的竞争差距,都是因为技能和知识的差异造成的。而人们所感知到的职场压力,也往往是技能和知识的不足带来的。
人们很难认识到,导致自己在具体工作中频繁受挫的根本原因,其实在于底层思维系统的陈旧与落后。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学习,其实都是在水平面上的竞赛突围,却忘了人生的瓶颈,往往来自于纵向层面的破局升维。
那些有着不同思维格局的竞争者,早已进入更高的维度,从而在我们的竞争视野和周围环境中消失,因而从未对我们造成压力。
同一个事情,不同思维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决策。
而人生,只要经历五次以上这样的决策差异,人与人之间,就已经分处不同的竞争环境和生存层次。
国内某著名创业家亲口告诉我,他一生最大的感受,就是——人与人的区别,不在起点,而在拐点。
……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