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个性化”定制整治方案

上海1410条“无名道路”有了“身份”

本文字数:3325

长宁路396弄“内部道路”治理后,试运行单向通行,秩序井然本版图片由华阳路街道提供

整治前的长宁路396弄实行双向通行,拥挤不堪

  □见习记者  陈友敏

静安新城一通道、长宁路396弄、西营路断头段……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打开导航APP,那些曾经“查无此路”的“内部道路”,现在都有了明确的“身份”,并纳入“一网统管”,实行长效管理。

记者从上海市住建委了解到,本市具备“内部道路”属性的通道共有1529条。截至今年3月,已完成编目入网1410条,占总数的92.2%;1034条已完成整治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这组数据,关乎市民居住安全性、出行顺畅度、生活幸福度方方面,是全市上下多部门因地制宜,定制“个性化”整治方案的成效。

无名道路,乱象丛生

“我们以前觉得既然是道路那不就该归相关条线部门管嘛?既然是道路乱停乱放交管部门不就可以整治吗?后来才知道像我们长宁路396弄这样的内部道路在城市管理中属于‘真空地带’,街道无权管、老百姓也投诉无门。”华阳路街道华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鲍莉告诉记者。

像长宁区396弄这样的内部道路还有很多,据市住建委副主任金晨介绍,“内部道路”有时也称为“无名道路”,是城市建设和快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内部道路成因复杂,有的是因为两个相邻地块,建筑退界后形成了公共通道;或者开发商代建未移交接管的公共通道;还有大型居民区开放或厂区、园区开发后,内部道路成为公共通道;抑或是承担公共通行功能的弄堂路等等。

内部道路由于不属于市政道路,因此即便存在乱停车现象,也不在交警的执法范围;道路设施坏了,由于不在路政部门管理范畴也无能为力……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要求不统一,部分点位存在管理缺失,有的缺少路灯照明、有的乱停乱放占用消防通道。“无名”也使得这些道路无法在各类导航地图上显示,市民出行不便,一旦发生事故交管部门也无法精准定位。

去年7月以来,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把“内部道路”治理作为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有效纳管”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市城市管理精细化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机制,与公安、规划、交通、绿化市容、城管执法、房管以及道路运输等部门协同配合,与各区城市管理精细化推进办和涉及的街镇政府一起认真推进治理工作。

市精细化办从相关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工作专班,按照“定点、编名、落图、纳管、治理”的五步工作法,会同16个区编制治理方案。各属地街镇政府高度重视、主动履责,对列入整治范围的“内部道路”进行全面排摸,协同行业部门共同研究化解各类问题、难点,形成工作合力。

通过排摸,全市范围内具备“内部道路”属性的通道共有1529条。截至今年3月,已完成编目入网1410条,占总数的92.2%;已完成整治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的1034条,占总数的67.6%,其他495条道路有望提前完成整治工作。

一路一方案,管理也要精细化

驾车从长宁路右转进入长宁路396弄,顺畅行驶300余米到长宁支路。这一路的畅通无阻背后,是3个多月的治理工作。

鲍莉表示:“这条不过300余米的道路,最窄处仅3.4米左右,沿线共有华一、长二、华三3个居民区共计7个住宅小区,沿线还有两家为老服务机构和多家商铺,路面狭窄。虽然名为弄堂但是周边多个小区出入口均在此处,是周边小区居民主要的通行通道。因周边居民区较多且居民通行量较大,不少沿街底层房屋破墙出租用于商铺经营,各类经营者乱堆物、跨门经营现象严重,整条弄堂环境脏乱。”

由于396弄不属于市政道路,在管理和执法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盲区,弄内道路拥堵问题更加突显。消防车、救护车等车辆“弄难进”,沿线居民群众、商户的“生命通道”没有保证,治理刻不容缓。鲍莉说:“我们也想管,可是沿路三个居民区,到底应该谁来管?”

弄堂治理必须让居民走出小区来到街区,为改善大家共同居住的环境出谋划策。2020年,针对长宁路396弄存在的人车混行、停车困难等情况,沿线居民区的社区代表分别提交了关于加强396弄管理的意见建议,经社区委员会审议通过,成立街区路管会成为提案之一。

基于此,华一、长二、华三居民区党组织携手社会组织,对沿街居民、商铺和机构广泛开展走访调研,通过张贴倡议书、建立微信群、举办创享会等形式,并在区政协课题组的指导下,探索街区路管会合法性身份的获得。2020年5月21日,长宁路396弄颐养宜居街区路管会正式成立。

路管会的成立,意味着396弄的管理有了强有力的抓手。经第一次路管会委员大会商议,将弄内交通通行问题确定为首个公共议题。“从5月下旬到7月中旬,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路管会面向沿线全体居民、商户、为老服务机构,通宣传栏、楼道张贴、业主群发放、入户征询等方式,开展车辆、行人出行情况问卷调查,共收到调查问卷379份,其中,216名被调查对象明确表明通行意向,支持双向改单向的意见占意见总数的85.19%。”鲍莉透露。

经过协商讨论,第二次路管会委员大会通过了长宁路396弄机动车路面通行方案。8月20日起,长宁路396弄机动车单向通行开始试运行。

“试运行第一天,我们路管会所有成员以及志愿者全部严阵以待,就可能存在的‘车主不配合’等情况也做了各种预案,但是运行下来一切都很顺利,车主配合度都很高。”鲍莉补充道,“那天居民跟我说‘这条路早该管了!’这条路积弊已久,群众想要整改的呼声很强烈,再加上路管会前期不断的宣传解释工作,一切才会这么顺利。”

目前,本市的内部道路分为市政接管、自治管理和政府托底三种模式。对于符合道路管理部门相关标准的“内部道路”  (如已按规划道路建设但未接管的的公共通道),市政部门接管纳入设施管理范畴。对于道路相关责任主体单位履责能力和意愿较强的,由属地街镇会同有关部门引导责任主体单位共同协商,形成治理方案,落实日常管理措施,并由街镇负责监管。对于暂时难以纳管的,由属地街镇负责托底管理,区政府加强协调保障,相关行业部门做好指导配合。长宁、徐汇、静安、杨浦等区借助“弄管会”“路管会”等模式,开展群众自治。

在推进过程中,崇明、闵行、浦东、奉贤、宝山等区根据实际情况及市民群众需求,进行“个性化”治理提升。如增设停车位,解决周边居民的停车矛盾;又如结合周边的美丽街区建设,全面提升设施的配套水平等等。现在有些区还在研究,通过潮汐车道来缓解周边交通压力,或者把临河通道改成居民健身步道等做法。

治理初见成效,还需长效常态管理

“为了有效确保车辆单向通行,我们在弄堂两端都设置了道闸。因为靠近沿街商铺一侧设置了停车位,因此我们的道闸装在了另一边。使用一段时间后,居民反映称道闸安装的位置会造成通行的不顺畅,建议挪到另一侧,这样还可以为非机动车留出一个通道。”

鲍莉认为,内部道路治理的生命力在于后续的长效维护,持续优化。治理内部道路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便民,方案做得再好,也要在实践中不断接受群众检验。“道路两边的人行道有的地方窄到一只脚都放不下,我们计划在后续的社区改造中,两边的居民区各自往里退一点,为行人顺畅通行腾出点空间。还有之前为了防止车辆乱停乱放设置的栅栏,现在看来会影响行人通行,后续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改造。”

其实,近几年在开展美丽家园、美丽街区建设过程中,一部分“内部道路”已经得到了整治,但市住建委分析,一方面覆盖面还不够,另一方面靠突击性整治形成的战果,容易产生回潮反弹,如何建立长效常态管理是工作治理的重点。为此市精细化办会同市、区相关部门认真开展探索,要继续做好“内部道路”治理的这篇文章,实现闭环管理。

在“一网统管”网格化管理系统平台,点开“内部道路管理”,1410条已经纳入接管的道路在地图上清晰可见。进入具体点位列表,道路是否存在问题、问题是否处置完毕一目了然。

去年9月,市精细化办完成了“内部道路”数据在线标绘系统的开发建设,实现了与“一网统管”网格化管理系统平台的对接,从而确保“内部道路”街面秩序等管理工作及时纳入网格化常态化监管。通过利用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强化各部门常态化联勤联动和执法保障,保障“内部道路”常态长效化管理。与此同时,“内部道路”监管智能化应用场景已列入今年精细化综合管理平台开发计划。同时,“内部道路”的基本管理标准和出台规范性文件也正在制定,把长效管理的要求进一步落实。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 上海1410条“无名道路”有了“身份” 2021-04-21 2 2021年04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