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通讯员 林桢淑
本报讯 卡地亚、宝格丽、蒂凡尼……这些奢侈品首饰,竟然全被小作坊山寨了。日前,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对刘某甲等4名被告人以假冒注册商标罪提起公诉,对被告人孙某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提起公诉。
据检方披露,被告人刘某甲在深圳市某大厦内开设了一家制作定制珠宝首饰的作坊,从2017年开始制作、销售仿冒注册商标的品牌首饰。当年底,刘某甲为了能多接一些单子赚取外快,便辗转到上海、杭州、南京、福州、长沙、广州等地派送名片。在上海,他结识了孙某并开启了长期合作模式。孙某只要接受到客户的订单,就向刘某甲发图询价,双方达成一致后刘某甲的作坊就负责进行制作。刘某甲等人对照着图片进行开模、出蜡、倒模,倒模完成后刘某甲以及其手下兰某自行抛光执模(用砂纸把金料表面磨平、修改尺寸等)。
如何让这件首饰看起来富有“价值”和“灵魂”呢?刘某甲等人在制作完成首饰的样式后,送至负责刻印的连某处,使用激光刻印机在首饰上刻印假冒的注册商标,并购买印有假冒注册商标的包装盒对仿冒首饰进行“华丽变身”,一件“大牌首饰”就这么诞生了。
经查,被告人刘某甲、刘某乙、连某等人共制作未经品牌授权的假冒注册商标商品102件,涉案金额达33万余元;被告人兰某制作未经品牌授权的假冒注册商标商品36件,涉案金额9万元;在孙某处查获已销售给客户的未经品牌授权的假冒注册商标商品20件,涉案金额5万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