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基层调解

科技赋能,1小时就能化解村民纠纷

奉贤“老娘舅”调解队担起社会治理中坚力量

本文字数:1334

  □法治报记者  夏天

随着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建设发展,奉贤四团镇外来人口持续增长,非警务类矛盾纠纷加速上升,枫桥经验“矛盾不上交”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也给四团镇社会治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考验。为此,四团镇升级打造出一支“百姓老娘舅”调解员队伍,强化调解队的专业素养,拓展调解队的介入场景,还以科技赋能,让调解员对每一起案件全过程掌握,“一包到底”,以此回应社会治理新局面。

“老娘舅”调解队同步介入110警情

“您好,我是四团派出所民警张涛。”

“您好,我是‘老娘舅’调解员王庆贤。”

熟悉的自我介绍出现在四团镇三坎村的王阿婆家。原来,王阿婆家条件清贫,房屋年久失修,每到下雨天就会漏水,子女不在身边,维修的事就一拖再拖。当时,在附近调解完纠纷后,二人登门了解情况,和村委一起,帮助王阿婆解决了燃眉之急。

张涛和王庆贤所在的“老娘舅”调解队,是由四团镇社稳办与辖区派出所协作共建的“王牌”调解队伍。这个调解队充分融合了派出所“警社e家”线上管理能力和“老娘舅”志愿者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社会优势,对排查发现以及“110”受理的矛盾纠纷由“老娘舅”同步介入、靠前调处,逐渐形成了一股稳定四团镇社会治安环境的“中坚力量”。

古老的村民纠纷

科技赋能1小时化解

只因小小的一个出水口,夏家村的两户村民闹得不可开交。而“老娘舅”出马后,一个小时即调解成功。这场纠纷的解决得益于四团镇“平安e+”云平台,这一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纠纷信息及时收集、调解进程随时掌握、统计数据实时查询,为矛盾纠纷的预防预判、发展趋势、科学研判提供了智能化支持。

说起这起纠纷,“老娘舅”徐杰和邵金宝仍记忆犹新。“我们在平台上看到这件纠纷后,便与双方选定了时间进行上门调解。经过1小时的耐心劝解,双方最终达成口头协议,看到两家又变成了昔日的好邻居,我们也很欣慰。”

【调解心得】

为发挥“老娘舅”在协调解决社区民事纠纷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四团镇成功打造了“陶天明工作室”  “老高调解工作室”  “姜建华调解工作室”,以专业的品牌效应成为了全镇的“金牌调解工作站”。然而,“老娘舅”单靠责任心强、熟悉辖区实情和治安状况去调节矛盾是远远不够的,知法懂法才是强根固本的硬道理。于是,四团镇组织举办了调解员业务培训班,邀请司法所专业人员,通过“一对一”  “传帮带”等方式,结合具体案例为“老娘舅”调解员们讲解《民法典》法律知识,加强业务培训,有效提升“老娘舅”队伍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让“老娘舅”参与“智慧云”运用,是四团镇着力打造升级版“百姓老娘舅”的又一大举措。截至目前,“老娘舅”从“平安e+”平台收到纠纷调解情况135件,通过“一包到底”的责任机制,将矛盾激化彻底控制在源头和萌芽状态。

调解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四团镇通过建立闭环式回访机制,对已调解结束的纠纷,由工作人员在两周内进行回访跟踪和群众评价反馈,将调解数量和调解质量作为重要依据,全面纳入对“老娘舅”的年终绩效考核中,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四团镇“百姓老娘舅”组建不到一年时间内,参与调解矛盾纠纷230起,化解224起,调解率高达97%。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基层调解 B02 科技赋能,1小时就能化解村民纠纷 2021-04-27 2 2021年04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