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在昨天举行的市十五届人大第三十一次会议上,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解冬作了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情况的报告。他表示,将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支持上海金融法院打造成为我国金融司法品牌。
解冬表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和持续发展,上海已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今年3月,在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中,上海继续位居全球第三位。
报告显示,本市金融市场发展格局日益完善,金融中心核心功能不断增强。金融市场从无到有,市场规模从小到大,多项指标跃居世界前列。202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位居全球第三位。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上海黄金交易所场内现货黄金交易量、上海期货交易所多个期货品种交易量位居全球第一位。市场产品从单一到多元,推出国债期货、股指期货、外汇期权等一系列重要金融产品工具,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等基准利率引导作用进一步发挥,“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铜”等价格影响力日益扩大。
解冬说,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支持上海金融法院打造成为我国金融司法品牌。强化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合力,形成有效保障金融中心建设的监管体系和制度体系。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营造更加适合金融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个人征信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优化金融集聚区功能布局。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同时,本市将持续深化科创板基础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浦江之光”行动,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生态体系。继续做好金融支持“六稳”“六保”工作。推动实施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2.0,有序拓展上线金融机构类型和政府数据项。支持上海“五型经济”做强做优,更好服务“五个新城”建设。推进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设。探索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融资服务。不断提升重要大宗商品“上海价格”的影响力。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