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夏天
今年“六一”,全国青少年儿童将迎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式实施。上海未检也在节日前夕,向全市孩子们推出了一批亲切生动的未检品牌。他们有“萌”态十足的“莫阿姨”,有灵动可爱的“未小贤”……这些品牌脱胎于上海未检35年来的厚积薄发,汇集了上海检方诸多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首创之举。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表示,在新修订“未保法”提出的“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家庭保护”“网络保护”等新要求下,上海未检将做好综合治理的推动者,形成未保大格局,继续发挥司法办案“承前启后”、社会治理“左右贯通”的作用。
检察官也可以“萌萌哒”
在学生们的印象中,检察官都是什么样的?严肃拘谨,不苟言笑?在黄浦区商贸旅游学校的同学眼里,检察官竟然也可以有“萌萌哒”形象。
近期,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与商贸旅游学校合作制作了一组检察官表情包,她们有的是代表制裁犯罪的“检察超人”,有的是代表法治副校长的“检察老师”……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生动可爱的表情包,全部出自该校美术专业师生之手,代表了检察官阿姨们在同学们心中的真实投影。
“以往大家对检察官的印象是比较严肃拘谨,但我在看到检察官‘莫阿姨’的生活照时,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和蔼可亲,我希望设计出来的检察官形象能够贴近生活,贴近同学,让大家既能够敬畏它又能够喜欢上它。”表情包创作者之一、19美术2班任岐同学说。
“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们以青少年喜爱的表情包形式,走进了他们的生活,使得青少年对知法守法更加有兴趣,更有亲近感。”校方认为。
她们何以成为“莫阿姨”?
表情包的主人公、孩子们口中的“莫阿姨”,正是黄浦区政法英模代表莫苇菁检察官。在近二十年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她积极履行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精准帮教罪错未成年人、综合救助未成年被害人、预防犯罪等检察职能,因此才被未成年人亲切地称呼为“莫阿姨”。
随着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对未检工作提出更全面的履职要求。就在今年,黄浦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以党建为引领,在上海未检成立35周年之际,创新工作思路,以团队主办检察官莫苇菁工作事迹为原型,倾力打造全新六位一体“莫阿姨”未成年人保护品牌,通过“莫伸手,伸手必被抓”“莫担心,罪错会帮教”“莫害怕,受害有救助”“莫迷茫,向阳花课堂学”“莫无助,公益为你守”“莫迟疑,有案来报告”6个“莫字诀”,生动阐释未成年人保护品牌工作。
一个检察品牌的打造,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群检察官呵护未成年人久久为功,带来的一次厚积薄发。在推出“莫阿姨”品牌前,2014年黄浦未检就率先在全市创设“向阳花”被害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理念,致力于加强未成年被害人特殊保护、推进轻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深化一般青少年群体的犯罪预防,并将职能从刑事向民事行政及公益诉讼领域延伸,办案预防专业化与帮教救助社会化的模式也更加成熟。
目前,黄浦未检已形成稳定、持续的本区观护帮教基本体系,并扩宽异地观护帮教方式;在未成年被害人司法保护方面,不仅持续推进“向阳花”项目,还架构了网络保护组合拳,黄浦检察院院调研本区网络服务重点企业“小红书”,就完善网络游戏的青少年模式、未成年人审核策略及高危关键词屏蔽方式等开展研讨,双方就在特定领域建立检企合作形成初步设想。黄浦检方表示,将积极回顾、总结和梳理区院未检工作发展的成果和经验,树立“莫阿姨”英模形象,提升区院未检工作显示度。
一个定义为“跨界”的未检品牌
当威武的法兽獬豸,化作一系列“萌”版漫画周边产品,奉贤检方也在“六一”到来前,送给全区青少年一份特别的礼物。日前,奉贤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检爱同行,共护未来”检察开放日暨“未小贤”品牌推介新闻发布会,对外推荐展示“未小贤”未检工作室品牌工作。
早在推出“未小贤”品牌前的数年,2015年7月,奉贤未检就秉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设立了全国首个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救助场所。检方与公安机关建立办案协作机制,力求一次性完成询问、检查等取证,最大限度避免对未成年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同时依托司法、教育、卫生等职能部门,积极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法律、经济、心理、医疗等多元化综合救助,落实对未成年人的全面司法保护。截至目前,奉贤未检已在“一站式”取证场所对70余名未成年被害人、近30名未成年证人开展询问;对50余名未成年被害人、近20名未成年证人进行心理疏导;为60余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为30余名未成年被害人、近20名未成年证人提供经济救助;对40余名未成年被害人、证人的监护人开展亲职教育;提前介入30余起疑难复杂案件。
2020年,“未小贤”又联合团区委、公安分局在全市率先创设未成年人涉案信息归口管理与转介服务机制,通过涉及对象全覆盖、帮教措施全覆盖、检察监督全覆盖,进一步增强对罪错未成年人帮教矫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强化对困境未成年人保护救助的精准性和及时性,进一步完善司法保护与社会保护的配合衔接,推动形成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的工作合力。
奉贤检方表示,创设“未小贤”品牌后,将始终致力于把新时代未检工作理念与“贤文化”有机融合,开展具有奉贤特色和检爱温度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未小贤”将不断探索“跨界”:跨界成为“老师”,制作法治课件、开展法治宣讲;跨界成为“设计师”,设计未成年人保护救助的各项机制;跨界成为“医师”,挖掘未成年人犯罪及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家庭问题并研判开出帮教矫治“药方”;跨界“综合治理”,关注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代表国家保护未成年人;跨界“公益诉讼”,关注侵害未成年人权益事件,代表国家开展监督。
独立开展公益诉讼,聚焦网络与社会保护
在未检落实“四合一办案”机制后,未检办就成为一个可独立履行检察公益诉讼职能的部门,进一步体现了检方对涉未成年人利益保护之关切。
今年4月起,市检察院通过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项行动,走访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多家互联网企业,深入调研、沟通协调,联合30家知名网络游戏企业,于昨天共同发起《网络游戏行业未成年人保护倡议书》,提出要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网络防沉迷、消费保护措施,强化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真实身份认证并加强信息保护,落实游戏产品分类管理,作出适龄提示,强化对游戏论坛信息内容的审核,积极引导未成年人适度、合理地使用网络游戏。同时,要推进多方共建,强化共同责任。
在黄浦未检,“莫阿姨”们以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项行动为抓手,梳理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成年人利用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情况,加强与网信、网安、新闻出版、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与网络游戏、网络视听、动漫等行业协会以及互联网龙头企业的配合协作,及时督促行政部门履职,发起行业自律倡议,规范企业运营,确保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网络保护专章的相关内容落实到位;她们还梳理历年案件中出现的未成年人入酒吧、入宾馆、销售“上头烟”等案件,联合区公安机关、市场管理局等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开展对应的专项检查,以制发检察建议、情况通报等形式,向涉案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督促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履职,共同规范市场行为。
市检察院还表示,本市检察机关将持续推进“法治进校园”、检察官兼任法治副校长等工作,充分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教育和宣传,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