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制毒化学品流失风险持续升高
●滥用毒品种类呈多样化
●毒品交易手法更加隐蔽化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记者昨天从上海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本市毒品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毒情形势整体向好,涉毒犯罪案件和现有吸毒人员数量持续下降。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市现有吸毒人员26725人,同比减少9804人,同比降幅26.84%,现有吸毒人员总量已连续四年下降。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本市执法机关坚持打击与整治并重、打零包与破大案并重,部署各级各类执法力量开展联合打击整治,消除社会面涉毒治安乱点,提升缉毒执法和严打整治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应。2020年,本市公安机关共破获毒品案件921起;缴获各类毒品72.08千克,同比上升29.94%;全市法院共判决案件635件785人。
受疫情期间本市防疫管控措施的影响,现有吸毒人员人数显著下降,毒品滥用人数逐年减少。全市现有吸毒人员26725人,同比减少9804人,同比降幅26.84%。全市16个区现有吸毒人员数量较2019年均出现下降。受国际毒品问题泛滥蔓延、毒品犯罪手段多样化趋势、易制毒化学品监管尚不完善等因素影响,本市毒情形势依然严峻。
首先,易制毒化学品流失风险持续升高。目前本市共有涉各类易制毒化学品企业13000余家。此外,本市有生产制造可用于制造加工毒品的设备企业2800余家,涉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风险始终存在,管控压力较大。
其次,滥用毒品种类呈多样化。受国际毒情影响,大麻缴获量逐年上升。2020年,公安机关全年缴获各类毒品72.08千克,同比上升29.94%。另一方面,合成毒品、阿片类毒品仍是现有吸毒人员滥用的主要毒品种类,占比分别为66.29%和27.76%,且滥用合成毒品的人员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第三,毒品交易手法更加隐蔽化。互联网成为涉毒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工具,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发布、订购、销售毒品和制毒化学品、设备等情况屡见不鲜。部分境内人员通过网络勾连境外不法分子,向境外贩运非列管化学物质,隐蔽性极强,给监管、打击带来较大困难。此外,部分不法分子开始通过小众通讯软件进行毒品交易,物流寄递也已成为不法分子运输毒品的手段。
2021年,本市将继续严厉打击各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加大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加大对现代新兴领域内涉毒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为全力推进更好水平的平安上海、法治上海建设护航助力。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