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社会

上海海关对进口婴幼儿消费品实施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H&M、GAP等品牌服装质量不合格

本文字数:724

上海海关检测人员对进口婴幼儿消费品实施质量检测

  □见习记者  翟梦丽

通讯员  陆明辉  胥彦翔

本报讯  昨天是“六一”儿童节,近期,上海海关组织了专项风险监测,对进口婴童服装、奶瓶奶嘴、杯盘碗筷、书包文具等婴童消费品实施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进口婴童消费品质量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本次风险监测,检出不符合现行标准的婴童消费品33批,其中涉及丙烯腈含量超标(食品接触产品)、色牢度不合格(婴童服装)以及笔帽通气量不合格(学生用品)等高风险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15批次,标签不合格14批,功能性服装未达标4批。此外,针对学生用品、牙刷与口腔器具以及奶瓶奶嘴等产品中即将实施的新国家标准,本次也进行了摸底监测;结果发现有6批次产品存在邻苯二甲酸酯项目超过新国家标准的情况。

在不合格婴童服装的中,色牢度不合格仍然是比较普遍的问题。本次发现的6批不合格婴童服装中,有5批次是色牢度不合格,品牌涉及H&M、OKAIDI和GAP,其中3批标称产地为孟加拉国。婴童服装耐湿耐碱摩擦色牢度项目不合格时,染料会因为穿着、婴童吮吸而褪色,脱落的染料分子或重金属离子可能通过皮肤被婴童吸收而危害健康。

餐筷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较为突出。比如,有4批次儿童餐筷检出丙烯晴迁移量超标,部分批次同时检出脱色试验不合格,涉及SKATER、Sanrio O riginal等品牌,标称产地均为日本。

在儿童经常使用的文具中,检出2批百乐品牌水笔通气量不合格。其余不合格情况还包括部分儿童牙刷在刷毛的单丝弯曲恢复度、刷头厚度和刷头可拆卸等项目中不合格涉及品牌为莎卡、米菲、儿忒丝、宝儿德;部分功能性童装在防水性、防紫外线和吸湿性等项目中不达标,涉及品牌为PETIT BATEAU、ADIDAS。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5 H&M、GAP等品牌服装质量不合格 2021-06-02 2 2021年06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