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友敏
本报讯 昨日,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以下简称“上海铁检院”)于“世界食品安全日”到来之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该院食药专业化办案团队(以下简称“食药办案团队”)三年多来办理危害食品安全案件情况,并通报典型案例。据悉,2018年1月1日至今年5月31日,上海铁检院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起批准逮捕的食品案件163件327人,经审查,批准逮捕120件201人;共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食品案件88件210人,经审查,提起公诉79件169人,已判决75件151人。
据介绍,上海铁检院于2018年1月1日起集中管辖本市危害食品药品安全一审刑事案件。结合集中管辖案件特点,上海铁检院在第三检察部成立食药办案团队,专司食药品安全类案件的审查逮捕、公诉等诉讼职能;追捕追诉、提出抗诉等监督职能,以及综合治理等延伸职能。
三年来,食药办案团队总结出当前办理的食品案件主要呈现三大特点:涉案食品种类多样、涵盖范围广;食品犯罪呈组织化、链条化、跨区域化趋势;网络化犯罪、家族式制假趋势凸显。
记者了解到,涉案食品涵盖了肉制品、调味品、奶制品、保健品、酒类等多种类型。比如,在上海铁检院办理的陈某某、沈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中,被告人陈某某自2017年底起,为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白胡椒粉产品的过程中,要求工人在产品中掺入大米粉、辣椒粉、姜黄粉等物品,并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销售至全国多地。至案发,掺杂、掺假的白胡椒粉产品的销售金额达39万余元。
今年3月22日,经上海铁检院提起公诉,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对该案依法作出判决,被告人陈某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50万元;被告人沈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5000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