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社会

24小时手机不离身 半夜“接苗”像“开奖”

直击“接苗人”不被看见的辛苦

本文字数:898

24小时手机不离身的“接苗人” 钱超 摄

  □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法治报通讯员  钱超

上海正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除了频频出现在预检处、接种台前的身影外,还有另一群人,他们的辛苦不易“被看见”,那就是“接苗人”——疫苗保管员。

众所周知,疫苗需要全程冷链运输、管理,存储每一道环节都非常严格。一般各接种点使用的新冠疫苗都是由全市统一配送,为了确保第二天的疫苗接种的顺利开展,“接苗人”的工作往往都在深夜或凌晨进行。

“每天都像开奖一样!不知道几点会来。运气好的话,会在工作时间送到,大多数是在半夜,最晚的一次接苗是凌晨3点多。”这是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组组长赵敏婕对“接苗人”现阶段状态的描述,“手机都是24小时不离身的,即使是睡觉也要把手机放在枕边,已经成为条件反射!基本上是很难睡整觉,心里总归有桩事情,也可以说一份责任心吧。”

假如用量陡增,就会出现“上下半场”的状况,一晚上连续两次“接苗”。“你好,下一站欧阳,还有十分钟。”晚上七点半,赵敏婕接到冷链车师傅的电话,她笑称“今天运气真好!来得挺早的。”十分钟后,疫苗抵达,赵敏婕仔细检查,确保收到的数量准确、外包装无破损、运输温度合格等,待信息一致后,才能完成交接手续。

将这些珍贵的“苗苗”分别放入2-8℃的冰箱里,最后在手机的疫苗追溯平台上确认收货。“对了,还要再给院长发个信息:收到新冠康希诺疫苗240支。”这样才算完成“接苗”,她补充道。

然而,“接苗”只是个开始,还要“核苗”,“每天最重要的就是账物一致,日清月结。”结束一天的工作,赵敏婕都要核对库存,将没有使用的剩余疫苗回收、清点,核对当天的接种人数、使用总量、报废苗量等等数据,并录入表格呈现,确保数量准确无误。

根据库存和使用情况,将第二天的疫苗进行科学地规划,分派到下面的各个接种点,白天除了日常的门诊工作外,有时还要处理各种突然状况,比如:网络延迟导致疫苗条码没扫上,或者是接种者在外单位已经建档等等,她都要帮助那些护士,及时解决问题。赵敏婕说:“为了让市民放心接种疫苗,我们时刻绷紧疫苗安全的这根弦,用高度的责任心与细心来对待每天的疫苗清点工作。”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5 24小时手机不离身 半夜“接苗”像“开奖” 2021-06-09 2 2021年06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