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法治报通讯员 严剑漪 奚晓诗
“有些案子竟然在半年、一年后仍然没有退费成功……”今年5月底,刊载在政协上海市委办公厅《挚友诤言》上的《建议将法院诉讼费退费时效作为政法教育整顿整改重点》一文,引起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高度重视。
已经生效的案子,诉讼费为什么一直没有退给胜诉方?自6月1日起,上海法院全面彻查“胜诉退费难”问题,并将通过为期一个月的“穿透式”整改,全力解决这一群众反映突出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
胜诉退费超时46天 拖延现象突出
一份来自“上海法院胜诉退费专项管理平台”的统计显示,自2018年4月至2021年5月,全市法院胜诉应退案件为4.34万件,胜诉实退案件为4.29万件,实际退费案件占比为98.84%,目前待整改清理的“胜诉应退未退案件数”为583件。据统计,各法院“胜诉退费”天数为61天,按照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15日内退还胜诉方诉讼费的有关规定,目前“胜诉退费”存在超时46天的问题,拖延现象比较突出。
这些案件“胜诉退费难”的原因究竟在哪里?经过分析排查,上海高院找出五大原因:部分法官依法主动退费的意识不强,部分法官存在“败诉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后,再退还胜诉当事人”的陈旧办案观念,个别法官存在“等待胜诉当事人自行提出退费申请”的传统办案习惯;部分案件显示上下级法院之间、法院内各部门之间工作衔接不畅以及退费审批程序繁琐、流程拖沓等问题;法院与当事人的沟通不到位,有的当事人不愿意提供退费账号,有的提供了账号但账号错误,还有的因为诉讼退费金额较小索性放弃退费,导致无法退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院、庭长管理意识不强、监督不及时,措施不够有力,未能做到监管全覆盖;信息技术未能及时更新升级,导致退费手续繁琐。
“多管齐下”纳入法官考核
5月31日,上海高院下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深入开展“胜诉退费”专项整改活动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今年6月1日起在全市法院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胜诉退费”专项整改活动,依法、足额、主动、及时退还胜诉当事人预交的诉讼费用。
由于“胜诉退费”工作涉及法院立案收费、退费、费款管理、信息技术保障、归档审核、移送执行等诸多环节,为完善退费规程,形成长效机制,上海高院对各部门作出分工,并将尽快出台上海法院“胜诉退费”的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加强今后日常管理和监督。据了解,《通知》中详细列出了上海高院7个部门的分工职责,问题找准,态度到位。
据悉,上海法院将于本月15日前完成“胜诉退费”信息技术更新升级,包括:全市法院网主页“应用通报”栏目增加“全市法院胜诉退费统计”模块;立案时将“胜诉退费”银行账号作为必填项录入审判系统;审判系统增加“胜诉退费”线上审批功能和“批量退费”登记功能;审判系统录入案件生效日期时同步提示主动退费;互联网和移动端“诉讼服务”栏目增加“胜诉退费”功能供胜诉当事人使用。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