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文萃

“哄睡师”的未来和困难同在

本文字数:4283

资料图片

  一夜好眠是优质生活的基本保障,但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人产生睡眠问题,躺下一觉睡到天亮成了一种奢望。

香薰、音乐、蒸汽眼罩是当代“数羊群体”的标配,五花八门的助眠神器应运而生,“哄睡师”的出现也为不少失眠人士带来一些助力。

可是,对于“哄睡师”这样一个新兴“冷门职业”,目前还缺乏监管,难免存在着“灰色地带”。如何避免“涉黄”  “擦边球”等内容,是各大平台及监管部门必须处理的问题。

“睡眠服务”新职业哄睡师,未来能否得到良性发展呢?

入睡难催生了哄睡师等新职业

点上香薰、拉上遮光帘、戴上耳塞……这是研三学生小茹每晚睡前必做的事情,为了睡个好觉,她不怕麻烦。可是不管怎么折腾,小茹都无法在凌晨2点前入睡。“毕业论文压力太大了,我已经很久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了。”最近,她准备尝试一下褪黑素。

小茹的情况不是个例,《2021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率高达38.2%,有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在这些“数羊”人群中,90后、95后、00后的睡眠问题最为突出。

为了睡个好觉,年轻人们纷纷交出自己的钱包,贡献了经济增长。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万亿元。

京东大数据显示,睡眠障碍人群正在通过购买遮光窗帘、眼罩等视觉型助眠产品,隔音类门窗、耳塞等听觉型隔音产品,助眠香薰、喷雾等嗅觉型助眠产品,床垫、被子、枕头、按摩仪等触觉型助眠产品来改善睡眠状况。

物理催眠产品在“睡眠经济”中占据绝对主流,但睡眠服务这一市场也不容忽视。“睡眠服务”新职业——哄睡师,入选淘宝发布的“2020年十大冷门职业”。

白羽从事哄睡师行业快一年了,他表示,这是个“压力不大的副业”。目前,他的哄睡小店已经小有规模,只男性哄睡师就有50人,店内哄睡师分为镇店、男女神、首席三个等级,价格分别在20分钟30元、40元、50元。“如果顾客满意的话还有长期的,包周或者包月。”白羽说,哄睡形式以读文本、讲故事、唱歌为主,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

顾客络绎不绝,白羽表示:“每天都有八九十人询问哄睡服务,几十人下单是常有的事,干了这一行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睡眠问题有多严重。”

除哄睡师外,ASMR主播和UP主也以更专业的形式异军突起。ASMR的中文译名为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通过环境音效使收听者在颅内范围内感受到舒适,达到一定的促进睡眠效果。相比哄睡师,ASMR对操作和设备有着极高的要求,博主们必须拥有一套专业的收音设备。

哄睡师要有十八般武艺

小雨是一名在外企工作的30岁女生,平时工作忙碌,常常加班到深夜11点,有时甚至还会工作到凌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最近突如其来的情感变故,小雨开始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一开始小雨拉着好友去唱歌、喝酒,想喝醉之后好让自己睡一觉,后来她开始服用安眠药,时间久了,安眠药辅助睡眠的效果越来越弱,小雨的精神状态也变得越来越抑郁。一次偶然的机会,小雨找到了平台上的哄睡服务,遇到了哄睡师晓晨。晓晨的工作是在网线的一端哄那些失眠、焦虑、有情感障碍的人睡觉。经常是在凌晨,小雨会和晓晨通话,抱怨她今天被公司要求反复修改的文案和一些不太开心的事情。晓晨用温暖的语气安慰她:“冷静,累了就去休息。”

与晓晨聊聊天,小雨感觉自己一天的紧绷状态可以得到些许放松,有时候一通哄睡电话可以持续3个小时。在晓晨的帮助下,困扰小雨的睡眠问题也慢慢有所缓解。后来每隔一段时间,小雨就会购买晓晨的哄睡服务。

“买家有时候对熟悉的哄睡师会产生依赖,她知道我能把她哄睡着。”晓晨说道。

在确定小雨入睡以后,晓晨挂上电话,又拨通了另一个已经在微信列表中排队的号码。在晓晨看来,每位失眠者的困扰各有不同,如何解开难以入睡的绳结,怎样可以找到最适合的哄睡方式,晓晨觉得哄睡师这份工作,充满许多挑战。

晓晨的嗓音,是时下不少年轻女孩都会迷恋的“阳光宅男音”,他在短视频平台做过音播。音播频道是纯语音直播,需要主播声音好听、有特色,晓晨的声音听起来有强烈的治愈感,在音播圈里也是小有名气。虽然他还是一名学生,但也吸引了平台店家的注意,邀请他加入哄睡师行业,利用业余时间在平台接单,提供哄睡服务。

进入哄睡师行业,晓晨发现这个行业里卧虎藏龙。他所在的店铺有30多个哄睡师,规模在哄睡店铺里算是较小的一家,但是其中不乏留学生、海归和公务员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哄睡师。他们彼此之间互不相识,都用化名示人,每次有买家下单进来,店主会通过微信向他们派单。

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外界对哄睡师的工作不是很了解,有人觉得哄睡师听起来不像是一份正经工作,但在晓晨看来,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他认为哄睡师这份工作很有技术含量,而且需要具备多才多艺。“有的哄睡师擅长唱歌、弹琴;有的哄睡师给网剧配过音,声音很有穿透力;有的哄睡师可以在阳光可爱和霸气温柔之间来回切换角色;有的哄睡师会说多国语言,还会用法语念诗,充满着浪漫温柔的色彩。”

在平台店铺里,哄睡师一般会被分为“资深”“金牌”“镇店”和“首席”四个等级,每个等级的收费标准也不一样。每次来订单后,店主会把买家的需求发到哄睡师群里,可以接单的哄睡师需要在群里发送一条十几秒的语音,作为买家挑选哄睡师的参考。买家可以选择不同特点的哄睡师,比如撒娇女友、温柔男友、树洞倾诉等。

每一单语音哄睡服务价格从最低每半小时30元,到每半小时120元,还可以包天、包周、包月,甚至买断喜欢的哄睡师。晓晨目前的等级是金牌哄睡师,接单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挣七八千元,基本上可以解决自己的学校生活开销。

哄睡着是终极目标

哄睡师要能主动带话题,保证聊天时间内不会冷场,即使不能给对方解决问题,也要做一个合格的陪伴者和听众。

晓晨说:“我们店铺的哄睡师是没有硬性考核机制的,只不过等级的高低会随着接单量和好评率而有所变化。下单人数多、好评率高,我们的单价和等级就会提高。而进店买哄睡服务的人,大多都出于新鲜感,他们一开始可能是想试一试疗效,聊开心了确实满足自己的预期,便会长期下单。”

特别是在深夜、周末以及寒暑假,是店里点单的高峰期,很多哄睡师会得到包天、包周的订单。除了提供哄睡服务,有的客户也会向我们提出白天与他们连麦聊天,排遣情绪的要求。

晓晨刚开始几天接一单,后来回头客多了,他一天有10个小时的时间都处于通话状态中,一年时间里,他累积接过200多个订单。

面对回头客的时候,晓晨的工作就相对轻松一些,因为与对方比较熟悉,所以他会建立一种沟通模式,比如聊聊工作和生活,谈谈彼此的爱好和梦想等,有时候遇到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结束语音通话的时候还常常会意犹未尽。但晓晨也遇到过一些初次下单而且饱受失眠、焦虑折磨的买家。他们已经寻求了各种方法仍然难以入睡,因此会对哄睡师的服务寄予很大的希望,想要哄睡师把自己哄睡着。这种颇具挑战性的订单,晓晨会提前做出几套哄睡方案。

面对不同客户,哄睡师需要快速调整哄睡方案。比如晓晨就会根据对方的承受能力,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

作为金牌哄睡师,大部分时候晓晨都能够完成哄睡的目标,不过也有一些超出他能力范围的买家。有一次晓晨遇到了一位40岁的大姐,对方跟他讲述了很多自己的人生经历,包括离婚创业、远赴海外、车祸生病的经历等,这些人生过往远远超过了晓晨的人生体验。

“虽然最后哄睡失败了,但买家说感受到了我的诚意和耐心,也体谅了我的经验不足。我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这就是我的工作,我要去做好。”晓晨说道。

监管与规范决定哄睡师的未来

通过更好的方式将客户哄睡,服务好每位客户,是晓晨一直在努力去做的事情。但是他也会面临一些现实的困难。比如有的客户喜欢浑水摸鱼,不遵守服务时间,如果超时不多,不影响下一位客户,晓晨会和对方多聊一会,多给予对方一些帮助,如果对方言谈举止不雅,甚至提出见面、做自己男朋友等无理服务时,晓晨也会终止通话。

在哄睡过程中,晓晨还遇到过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有一名备战考研的女生跟晓晨讨论考研试题应该怎么做,还向他询问考研英语单词背不下来,导致睡不着觉该怎么办。晓晨也忘了最后是如何解决这些学业问题的,但是他坦言,面对一些专业问题,他也爱莫能助。比如关于哄婴孩睡觉的问题,晓晨觉得这种高难度的服务还是需要有经验的月嫂来解决,哄睡师目前服务的对象还是以成年人为主。

用好听的声音说好听的话,是哄睡师的必备技能,但是客户也很容易对自己的哄睡师动情。晓晨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有些顾客比较害羞,会先下一个文字单,通过文字对话聊了一会觉得体验感不错,就会下连麦单,即语音通话。”

有客户曾经给晓晨下过包周的单,一周以后突然向晓晨表白。作为年轻男孩,晓晨享受被客户追捧的感觉,但是当客户对他产生情感上的依赖之后,晓晨清楚自己给不了他们现实中的牵绊。客户向晓晨表白后,晓晨婉言拒绝了,对方很生气,说自己被晓晨欺骗了感情,骂他是人渣,还把这件事情发在了朋友圈里。晓晨百口莫辩,很无奈。

正因为这些潜在的纠纷,店铺也对哄睡师的聊天内容进行了规定:不能够私下接单,不能私下接受客户打赏,不能触碰客户隐私,以及在未经客户同意的情况下,不能主动向客户发出见面邀约等。虽然有这样的规定,但是晓晨认为平台对哄睡师个人权益的保护,目前来说还是很难真正实现的。

哄睡行业的未来发展将会如何,会不会存在风险,他们能否拥有一定的行业资质?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杜洺君认为,哄睡师的发展还是要看市场的需要,风险和危机来自违规和违法,比如可能涉嫌诈骗等,但是杜洺君仍然认为,哄睡师这个职业的存在即是意义。

“从哄睡师这份工作来看,它反映了受众的心理需求,需要被听到,被感觉到,而现实生活中的心理落差也推动了哄睡服务网络订单的产生。可见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内心感受和内在的需求,还在积极地探索如何去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积极的社会现象,我们应该予以更多的支持和信任。”杜洺君说道。她还认为,社会心理健康体系需要人人参与和共建。市场的需要召唤新的职业诞生,同时不同阶段的问题都有对应的不同专业人员来疏导和干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可以实现社会心理健康的闭环体系。比如,失眠的调试有助眠师来支持,心理困扰和问题有心理咨询师来疏导和干预,精神疾病有精神科医师来诊断和治疗。那么哄睡可能也需要一个职业来解决问题。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能不能对哄睡师这个新兴行业予以监管,让哄睡师和心理咨询师一样有规范的作业流程,同时不断修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哄睡师能否良性健康发展的关键。

(综合整理自《方圆》杂志、《河南商报》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文萃 B07 “哄睡师”的未来和困难同在 2021-06-11 2 2021年06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