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走近人大

数字人民币如何走向大众?

人大代表呼吁法律护航才能走得更稳

本文字数:1692

数字货币不同于电子货币,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替代现金 资料图片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根据‘数字人民币  五五欢乐购’活动抽签结果:恭喜您已中签!”6月11日,随着上海数字人民币中签结果出炉,数字人民币再次成为热点话题。据悉上海此轮数字人民币红包发放是数字人民币的众多试点之一。如何丰富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让数字人民币更好地服务老百姓,走进大众生活?市人大代表提出了真知灼见。

代表:

数字货币亟需法律护航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满足人们对数字化支付手段的需求以及应对私人数字货币的挑战,我国中央银行自2014年开始研发央行数字货币(DC/EP),目前基本完成了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并在多个城市进行了试点测试。”市人大代表秦钠指出,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首发城市之一和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口岸城市,可以为数字货币提供丰富的国际化应用场景。

但秦钠表示,数字货币在大范围推广和应用之前,仍然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就是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人民币由央行统一印刷、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将人民币定义为硬币或纸币。现行的法律条文并没有明确的一条是为数字货币量身定做的,数字货币在未来的前行道路上没有保驾护航的法律舵手,是一件迫切需要解决的事。

秦钠建议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条文,夯实监管基础。可以通过立法形式确认数字货币的合法地位,明确数字货币的法律界定,制定行业准入、行业规范和退出机制。“应根据其他国家或地区在进行数字货币交易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或规章制度,对于一些可能利用数字货币进行不法交易的行为也要进行预防。”

此外,秦钠认为还要加强与上海市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断完善数字货币推进协作机制,将数字货币立法监管工作加入上海数字城市的顶层设计,与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政府共同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赋能城市。

在秦钠看来,数字货币不同于电子货币,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替代现金。目前民众对数字货币的概念并不清楚,对交易过程也充满疑虑,如何建立一个正确安全的消费环境,为不了解数字货币的消费者进行知识普及是非常重要的。秦钠建议,加强数字货币相关知识的普及推广,同时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市金融监管局:

将对数字人民币适时修法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在对市人大代表的答复时介绍说,2017年末,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组,组织开展数字人民币研发。2019年11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人民银行指导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四地开展第一批试点。2020年11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人民银行扩大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范围,上海、海南、西安、长沙、大连、青岛等六地纳入第二批试点。同年12月,上海市召开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启动会议,本市试点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关于建立健全相关法律,金融监管局表示,人民银行已于2020年10月23日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第十九条明确规定“人民币包括实物形式和数字形式”。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后,人民银行将适时修订或起草涉及数字人民币管理的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

目前,数字人民币仍处于试点阶段,相关技术和功能有待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待时机成熟后,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根据统筹安排,做好数字人民币相关新闻宣传和知识普及工作,重点体现数字人民币的便捷性、通用性和普惠性,增强社会公众对数字人民币的理解和认识,更好推进试点场景落地。

据悉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涵盖交通出行、线下商超、线上消费、民生教育等多业态领域。下一步,金融监管局还将积极引导各运营机构,加大政务民生、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场景的试点工作力度,逐步构建上海市数字人民币全生态体系。

记者了解到,近期,中国银行与陆家嘴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协作,在长者食堂率先开启数字人民币快捷支付业务,通过技术手段改造,为就餐老人的餐费支付提供便利。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走近人大 A08 数字人民币如何走向大众? 2021-06-16 2 2021年06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