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翟梦丽
本报讯 根据 “动态隐患清零”专项工作要求,近日,上海公安机关深入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特别是以5月1日《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全面排查整治、强化部门联动、加大执法力度、深化宣传发动,切实有效遏制电动自行车火灾高发的严峻形势。5月至今,全市公安部门共累计办理因电动自行车违法充电等行政案件170余起。此外,今年以来,共新建停放充电场所1600余个,实施改造加装消防设施的既有充电场所750余个,新建充电柜530余个,推广安装智能梯控系统4600余套。
上海公安机关会同消防、房屋管理等部门,深入调研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深化研究新建改建集中充电场所设施、推广智能梯控系统、联合执法整治等问题,切实提升联勤联动效能,强化消防安全管控合力。同时,组织全市各级治安部门紧密结合辖区实际,按照“边排查,边整治、边提升”原则,深入居民小区、沿街商铺、商业综合体,外卖、快递、闪送网点等部位,及时查处整治消防安全隐患,做好动态隐患清零工作。
今年5月29日,李某因私自购买非标蓄电池,对其电动自行车进行非法改装,后该车在小区车棚内充电时起火引发火灾,致小区车棚内多辆电动自行车、自行车被烧毁。过失引发火灾的李某被浦东警方依法行政拘留7日。5月至今,全市公安部门共累计办理因电动自行车违法充电等行政案件170余起,行政拘留20余人,查处电动自行车违法“拼、加、改”装行为30余起、超标电池组240余组,查处整改因电动自行车占用疏散通道、堵塞安全出口消防安全隐患6300余处。
此外,上海公安机关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工作原则,广泛发动居村委、物业服务企业规范治理程序、积极筹措资金,通过加大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的新建改造力度、增配智能充换电柜、加装视频监控简易喷淋、推广智能梯控设备等多种形式,切实解决群众停放难、充电难问题。据悉,今年以来,共新建停放充电场所1600余个,实施改造加装消防设施的既有充电场所750余个,新建充电柜530余个,推广安装智能梯控系统4600余套。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