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为迎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古猗园内的红色革命文物“微音阁”修葺装点一新,昨天以崭新的姿态向游客开放,主题为“微音微音,精神长存”的展览同时揭幕。记者获悉,这也是古猗园第一次打开微音阁封闭的大门,在“七一”来临之际,让游客可置身这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建筑内,了解“微音社”的革命事迹。
1931年,嘉定南翔的青年学生满怀热血发起成立“微音社”,社名取“人微言轻”之意,指虽身处黑暗年代,也要为社会为大众发出一点微弱的声音,并坚信必然如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据悉,微音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指示下,开展了一系列有益于人民的革命活动,设立“微音助学金”,创办惠民学校并为新四军和上海郊区游击队输送进步力量……微音阁就是由微音社成员于1947年发起捐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微音社理想实现,完成其历史使命,微音阁成为瞻仰革命先辈的纪念性建筑。其外观粉墙朱门,飞檐翘角,高十米,上为观景楼,下为滴水阁,错落典雅,是古猗园中主要建筑之一。今年3月,微音阁被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作为“中共嘉定党组织活动地”列入《上海市革命文物名录》,今年6月,微音阁被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列入《上海红色文化地图(2021版)》革命旧址名录。
此次展出的“微音微音,精神长存”主题展览以微音社开展革命活动的时间和事件为线索,聚焦谋公众幸福发起建社和为抗日救国创办刊物、集公众力量建阁猗园三个篇章,讲述微音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社和创刊办报、投身抗日宣传、募集抗日物资、支援抗日活动、捐建微音阁等革命事迹。
二楼特设临时展览,很多文物级资料为首次展出。其中《微音》半月刊(复制件)、1935年元旦微音社复兴大会后编写的《微音社概况》和微音社骨干成员的批阅文稿均为文物级史料。微音社骨干成员的亲笔信和近十本微音社社员编著的书籍均为首次展出。1936年11月26日,微音社在《太嘉宝日报》上发表《微音社救国宣言》,发出:“我们起来吧!握着手向前走吧!”的爱国呼声。这份难得一见的报纸(复制件)也在本次展览中向公众呈现。
值得一提的是,微音阁也是园内唯一一处悬挂两块匾额的建筑,一块是1984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题写,一块是1987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邮电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朱学范视察古猗园时题写,两位国家领导人均为微音阁题匾,一时传为佳话。据悉,此次展览旨在活化革命文物,深度挖掘,把现场转化为课堂,让建筑可阅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