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域外之音

奥运办不办,日本都不好办

本文字数:3099

  距离东京奥运会开幕仅剩约1个月。但是,日本国内似乎并未如以往迎接奥运盛会的各国那样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截至本月初,已有1/8的奥运会和残奥会志愿者申请退出。

更尴尬的是,一场肩负复兴经济重任的盛会,已将日本拖入两难境地:

不办,巨额经济损失怎么办?

办,顶着疫情扩散风险,又能挽回多少?

奥运能否拯救日本经济

这些年来,尽管“安倍经济学”让日本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一些小成就,但总体上并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颓势。另外,人口大幅度下滑,日本老龄化、少子化现象十分严重,也给日本经济复苏带来不小压力。

日本总人口的大幅度下降,特别是中青年人的减少,加剧了日本国内消费的不足,导致国内市场长期萎靡萧条。缺少足够的内需拉动,日本经济长期在低增长甚至零增长中徘徊。

同一时期,全球化浪潮惠及大部分国家,日本周边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与合作愈发激烈,不进则退。日本却被经济发展拖住了“后腿”,综合国力下降,国际地位也迅速下挫。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2013年9月,国际奥委会宣布日本东京获得2020年第32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时隔56年,日本将再次举办奥运,也为重振经济吹来了一阵“东风”。

根据东京都政府当时的推算,2013-2020年,申奥成功将给日本国内带来约2.9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50亿元)的经济效应,其中东京都预计将占约1.68万亿日元。在各行业中,餐饮、住宿及广告等服务业受益最大,为6510亿日元,建筑业为4745亿日元,零售等商业则为2779亿日元。此外,申奥成功还将增加约15.2万个就业岗位,其中东京都约占8.4万人。

因此,日本迫切地希望通过举办奥运会,带动经济增长与扩张,甚至重现1964年东京奥运会所创造的经济奇迹。

“救命稻草”,压住日本

为了办好一场日本特色的奥运会,同时通过奥运拉动经济增长,日本政府很早就开始大力投入奥运会场馆建设。但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东京奥运会推迟到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举行。

据统计,日本政府对于奥运会的投资达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00亿元)以上。如果不举办奥运会,这些投入将全部损失;如果举办没有观众参加的奥运会,日本政府也要损失约147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00亿元)。

其中,还有数不清的资源被浪费了。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日本政府耗资近3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将原本给奥运会安保人员居住的宿舍改造为新冠肺炎轻症患者隔离点。但是,这些宿舍改造后从未使用,今年4月又被重新翻修为安保人员宿舍,再花11亿日元“打回原形”。

为遏制疫情蔓延,日本政府还不得不多次使用紧急状态令,限制商业活动和民众聚集。这种政策也有自身的弱点。通过紧急状态令来实现社会人群的相互隔离,只能遏制疫情大规模蔓延,并不能够真正消除疫情,还让原本就非常疲软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2021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萎缩3.9%,居酒屋、商业零售店等大量倒闭,餐饮旅游业陷入困境。

从经济视角而言,如果不举办奥运会,日本政府将血本无归;如果举办奥运会,恐怕也回不了本。东京奥运会成了日本经济发展的鸡肋,让日本社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即便如此,日本政府还是希望奥运会能顺利举行,尽量挽回部分经济损失。

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国际奥委会。早在去年5月,国际奥委会就不得不为奥运延期“掏钱买单”——拨款8亿美元以帮助应对因东京奥运会延期而对相关方面造成的严重财务影响。如果东京奥运会继续推迟,甚至无法举行,国际奥委会也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国际奥委会内部达成一致,于2021年7月举行东京奥运会,这样不仅能够持续扩大奥运会的世界影响,也能够给自己带来一笔可观收入。

更大难题,奥运后才出现

当然,东京奥运会的前路也并非全是黑暗。日本基础设施发达、环境整洁,有关奥运会的场馆设施、配套的住宿和交通设施等都比较完善,这些为成功举办奥运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在疫情防控方面,日本政府也做了一些准备。2021年3月以来,日本已经开始了新冠疫苗的普及接种,接种人群比例日益提高。加之紧急状态令已在9个都道府县长期执行,日本每天新增确诊人数大幅度下降。

除了要求新冠病毒检测报告和疫苗接种证明外,日本还在考虑对东京奥运会观众实施“禁止在看台上吃喝、大声欢呼、拥抱和击掌”等更多限制。如果日本政府能在奥运会期间做好防控措施,可能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疫情扩散与传播。也就是说,菅义伟政府可能会比较成功地举办一次相对冷清的奥运会。这算是东京奥运会的积极方面。

然而,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奥运会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为参加奥运,10万余名境外相关人员将入境日本,他们的比赛和活动可能会造成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这在奥运会期间虽不会带来很大影响,却很可能在奥运会结束后大规模扩散,带来滞后的负面影响。

5月底,日本政府决定再将紧急状态令延长三周。得益于此,进入6月,日本每天新增确诊人数持续走低。日本读卖新闻社最新的一项民调显示,50%的受访者支持东京奥运会如期举行。其中,24%的受访者认为东京奥运会应该“在限制人数的条件下举行”,26%的受访者认为东京奥运会应该闭门举行。

据东京奥组委首席执行官武藤敏郎透露,截至6月初,已有约1000名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志愿者申请退出,占到志愿者总数的八分之一。此前,日本政府已经取消了大部分外国志愿者的资格。这些都是东京奥运会中的不确定因素。

日本政府的“豪赌”

今年以来,针对是否举办奥运会的问题,日本政府一直在和民间有识之士磋商。但这恐怕只是政客的策略。实际上,无论日本疫情发展如何,只要没有严重到民众一致呼吁停止举办的情况,菅义伟首相本人都会坚持要把奥运会办下去。

不办,则意味着众多的失败:自民党执政的失败、菅义伟首相执政的失败、日本上下对奥运会经济投入的失败、日本民众对奥运会久久期待的失败。办,则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扩大蔓延的风险;历史上最清清落落一场奥运会的风险。

不办有损失,办了有风险。包括菅义伟首相本人在内,谁都不想承担这些责任。虽然日本政府和自民党高层并没有能够圆满举行奥运会的信心,但还是得硬着头皮办下去。因此,有人把日本政府强行举办东京奥运会比喻为“豪赌”。但至少,日本还有很大概率会获胜。

当然,日本政府和社会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想把这届奥运会办成、办好,也是发挥奥运精神的一种表现,带有正面积极意义。

东京奥运取消公众观赛活动

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6月19日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夏天在东京举行的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所有公众观赛活动(非现场)都将取消。

小池百合子说,这是和首相菅义伟举行会谈后的结果。据悉,计划用于公共活动的一些场馆将被转用于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这一消息是在距离东京奥运会开幕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宣布的。

此前准备在奥运期间组织公众观赛的场馆包括首都的代代木公园、井之头恩赐公园和日比谷公园等地区。周六,东京报告了388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报道称,菅义伟与小池百合子的会晤是5月21日以来的首次,随后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组织者会在21日的网络会议上决定奥运会的现场观众人数限制。

报道还称,在周四决定结束东京和日本其他地区的新冠肺炎紧急状态后,菅义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愿意与一些观众一起参与奥运会。

日本政府已经表示,在不处于紧急状态或接近紧急状态的地区,只要不超过50%的场馆容量,允许最多达1万人参加日本的大型活动。日本政府和奥运官员正在考虑将这一政策应用于本届奥运会。(综合瞭望智库、参考消息)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域外之音 B08 奥运办不办,日本都不好办 2021-06-22 2 2021年06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