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律师讲述

上诉之后又欲放弃 会见觅得“立功”线索

本文字数:1877

  □广东信良兆诚律师事务所  苗继军

刑事辩护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据我所知的选项有:扎实的法律功底、丰富的办案经验、深邃的和前瞻性的眼光、宽广的理论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充分的信任和沟通、积极的认真负责的心态……

但我认为还有一般人也许会忽视的一点:充分的信任和沟通。

在我看来,法律功底、理论视野是合格刑辩律师的必备条件;认真负责是律师的职业操守;经验、眼光和洞察力可以随着经历的丰富而日渐积累;只有信任和沟通是每个案件中都会碰到的挑战——俗话说“千古无同局”,办案就如奕棋,不同的案情和当事人就是刑辩律师不断面对的棋局。因此,我把它视为刑事辩护中最重要的因素。

很多年轻律师不知道如何与委托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交流,极个别律师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充满了厌恶,更不用说信任和交流了。缺乏信任和沟通最严重的后果是:你可能无意间错失了对辩护最重要的事实、证据和情节。

信任和沟通可以从聊天开始。律师必须具备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懂得一些交流和说服的技巧,这样才能运用最简单的聊天方法获得最重要的案件信息。

无知青年  网购猎枪

我曾经办理过这样一起案件:一位年轻人周城(化名)因为喜爱狩猎,便在网上购买了一支猎枪,显然他不知道这是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还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买了一支。

2年后东窗事发,卖枪人供出了周城和他的朋友,此时年轻人已被派往澳门工作,当警察来到澳门,问他“你知道我们为什么找你”时,平日遵纪守法从未犯事的他马上联想到了那支枪。于是他痛快地承认了买枪的事,还带领警察到自己的家乡将那把枪起获。不用说,他的朋友也一块儿被抓了。

案子很快开庭,因为事实清楚,被告人认罪态度又好,加之办案警察和检察官都说不会判太重,周城就没有聘请律师,他的朋友也没有请律师。

开庭的时候,年轻人感觉检察官举证时所说的自己和朋友的抓获地点有点不对,但也没有多想。

十几天后,法庭作出了宣判。宣判那天,周城以为自己最多也就判一两年,但当听到被判处三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时,他马上大声表示要上诉。

此时周城的家人就坐在旁听席上,“要上诉”的呼喊声撕扯着他们焦虑的心,这成为他们委托律师的决心所在。我和同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接受委托的。

提出上诉  却又反悔

仔细研读判决书,我们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一审的定性、量刑甚至引用的证据都没有问题,而且充分考虑了认罪态度。

我们先和周城的家属聊了一下,他们也讲述了周城一贯遵纪守法,从未惹是生非的情况。

我们坦诚地告诉他们,这有可能是一个最终“无功而返”的辩护,并向他分析了案情。

我们的坦诚取得了周城家人的信任,他们决定还是聘请我们,即使没有一点辩护的空间。

我也向家属说明,也许阅卷和会见后会有新的发现,这不是最后的判断。听到这句话,家属紧紧地抓住了我的手。

随后我们联系安排了到看守所的会见,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周城在看守所里自学了刑法条文,认为对自己的定性准确、量刑适当,决定放弃上诉!

面对这样的变故,我既没有慌乱,也没有急于说服他上诉,而是对他说:“好的,反正我也来了,你出一次监仓也不容易,我们就随便聊聊吧。”

聊出线索  获得认可

就这样,我不动声色地和他聊起天来。我们从他最得意的工作开始聊起,逐渐聊到打猎和买枪,再聊到这个案子。他渐渐对我放松了戒备,有了好感和信任。

说到庭审,我问他:“难道对判定你的所有东西都没有意见?”

他说:“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把抓我和我朋友的地点搞错了。”

我马上意识到,也许这就是辩护的突破口。我说:“这十分重要,也许我能发现可以帮你减轻刑罚的东西,但你必须如实告诉我具体情况”。

周城此时眼睛一亮,详细谈起案情来。他先详细谈了他的到案和起赃经过——我排除了成立自首的可能;再详细谈了他朋友的到案经过——原来,他朋友是他协助抓获的,这可是构成立功的情节啊。这时,我马上做了笔录,详细向他讲解了立功的构成和法律规定,如何能够争取用这一情节来减轻处罚,唯一的法定途径就是上诉。

周城此时改变了初衷,决定仍旧上诉。

会见后,我联系法官进行了阅卷。阅卷后,我发现一审没有认定周城立功,而能够为他争取构成立功的几个证据之间存在矛盾和疑点,在提交刑事上诉状的同时,我向二审法院提交了《调查核实证据申请书》,申请二审法院对周城是否构成立功的关键情节进行调查核实。

通过法院的调查,很快核实了相关情况,即周城的朋友的确是在他的协助下抓获的,公安对此也表示了认可,二审他据此获得了轻判。

从无到有,我自己都没有想到会聊出一个立功的辩护要点,这也充分说明了刑事辩护中律师与当事人沟通并取得他们信任的重要性。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讲述 B04 上诉之后又欲放弃 会见觅得“立功”线索 2021-06-28 2 2021年06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