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上海天文馆7月17日正式开馆

7月18日起对公众开放

本文字数:1177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全球建筑规模最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计划于7月17日正式开馆,18日起对公众开放。上海天文馆位于临港新片区,靠近地铁16号线滴水湖站,占地面积约5.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该馆打造了“家园”“宇宙”“征程”三大主题展区,以及“中华问天”“好奇星球”“航向火星”等特色展区。300余件展品中,原创比例高达85%,互动展品占比50%以上。

上海天文馆以“连接人与宇宙”为设计理念,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为使命,以“为人们塑造完整的宇宙观”为愿景,鼓励人们感受星空、理解宇宙、思索未来。上海天文馆主建筑以优美的螺旋形态构成“天体运行轨道”,独具特色的圆洞天窗、球幕影院和倒转穹顶这三个圆形元素构成“三体”结构,共同诠释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圆洞天窗位于主建筑的入口,当太阳光穿过圆洞,会在地面形成光斑,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移动,光斑也将在地面上缓缓移动,起到像日晷一样的作用。球幕影院的球体外直径30米,如果把滴水湖比作太阳,球幕影院就是等比例缩小的地球。倒转穹顶的碗型设计重造了一个观天的地平线,“屏蔽”了城市的喧嚣和周遭的一切,使置身其中的人们得以静观天空,思考宇宙,设计师将其称为“与天对话的地方”。

上海天文馆以“我们不是在写一本教科书,我们是在创造一段体验”为设计理念,全新打造了“家园”“宇宙”“征程”三大主题展区及“中华问天”“好奇星球”“航向火星”等特色展区,还有8K超高清多功能球幕影院、星闻会客厅、望舒天文台、羲和太阳塔与星空探索营,全景展现宇宙浩瀚图景,打造多感官探索之旅,帮助观众塑造完整的宇宙观。

全馆运用精心设计的环境氛围、灯光音效和高仿真场景模拟手段,构建沉浸式宇宙空间体验环境;采用体感互动、数据可视化、AR、VR、生物识别等各类先进的展示手段,集视、听、触于一体,充分调动观众的情绪和感官,带领他们在神秘美丽、铭刻心动的时空意境中,获得全新的宇宙探索体验。在300余件展品中,原创比例高达85%,互动展品占比50%以上。

据悉,丰富的藏品资源也是顶级天文馆的重要指标,上海天文馆作为一个崭新的科普场馆,其馆藏陨石和文物藏品在质量上已达到国际一流收藏的水准。上海天文馆不仅征集了品种稀有的月球陨石、火星陨石、灶神星陨石,而且以精品目击陨石为重要收藏目标,其中包括随州陨石、鄄城陨石、长兴陨石、东乌珠穆沁旗石铁陨石、车里雅宾斯克陨石、阿林铁陨石等约70件著名陨石都将在馆内展出,使其成为国内陨石精品最为集中的展示场所。

公众若想先睹为快,可报名参加本周六7月10日举行的社会公众压力测试。7月9日9:00起可以通过官方网站(www.sstm-sam.org.cn)实名制预约压力测试票,总数3000张,统一票价1元,一人一票。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4 上海天文馆7月17日正式开馆 2021-07-06 2 2021年07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