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徐荔 法治报通讯员 盛奇军 费勇勇
她是一个未成年的女孩,叫小敏(化名)。
小敏三岁那年,父亲瞿某就因涉毒犯罪锒铛入狱,在上海市青浦监狱服刑。小敏的母亲一气之下狠心弃下她离家出走,身体残疾的爷爷开始照顾小敏,但不久,爷爷因病撒手人寰。
当时的小敏根本不懂家庭破碎的概念,也不知道自己成了“弃儿”,更不清楚未来何去何从。而服刑中的瞿某得知女儿的情况后竟然无动于衷……
女儿童年不幸 他竟无动于衷
几年前,年幼的小敏流浪街头翻找垃圾桶时被静安区派出所民警发现,在查询户口信息后,静安区司法局联系到监狱告知情况。
同时,在静安区司法局的协调下,小敏被静安区民政部门收留。为了让小敏健康成长,民政部门联系了志愿者家庭,从此小敏也有了“爸爸妈妈”,每天上下幼儿园都有人接送,与正常的孩子没有两样。到了上小学的年级,小敏也在各方的协调帮助下正常入学。
眼看着小敏越来越懂事,静安区司法局负责干部决定将小敏的真实家庭情况告诉她,希望她能够坦然面对,继续身心健康地成长。静安区司法局还专程带小敏到青浦监狱会见正在服刑的父亲。当天,监狱民警告知瞿某,女儿小敏要来监探望他,并将小敏之前的经历描述给他听时,瞿某却是一脸冷漠,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期待、愧疚或情绪波动。
女儿的遭遇竟无法触及瞿某的内心,让他有所触动,反省自己的罪错,对他的改造难度可想而知。
“就算他是一块顽石也要化成琼浆玉液”。在专题召开的个案分析会上,青浦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李强斩钉截铁地说。
走访表达关爱 制定攻坚计划
为了改造好服刑人员,也是为了尽一份社会责任,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今年六一儿童节之际,青浦监狱党委委员、副监狱长徐纪兵一行走进了小敏就读的学校。一方面为探视小敏,了解小敏的成长经历,以便更好地对瞿某开展针对性的教育转化;另一方面也出于“人民警察为人民”的理念,希望为小敏的健康成长出一份力。
通过小敏的班主任周老师和静安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科丁科长、彭浦街道民政办陈干事,监狱干警们了解了小敏的近况。
“小敏的学习成绩不错,但就是性格偏内向,不太愿意与别人交往。小敏的父亲服刑,母亲又不见踪影,长期这样下去确实是个问题,我们也很着急。”身为人母的丁科长话语中无不透露出对小敏的关心和爱护。
针对小敏性格内向的情况,班主任周老师说: “我们也在积极想办法改善小敏的性格,比如安排她参加演讲,参加学校的小乐队。想在这些方面为她的性格改善创造条件。”
而看着一旁对音乐教室出神的小敏,徐纪兵问道: “你喜欢音乐吗?”小敏小心翼翼地点了一下头。
“他们手中的乐器,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样?”听到这个问题,小敏沉默了很久,最终在老师的鼓励下,小敏才轻轻吐出“手风琴”三个字。
离开学校返回的路上,监狱民警们都陷入了沉默。了解到小敏的近况后,大家的内心愈发沉重。当车载电台响起《贝加尔湖畔》的手风琴乐曲时,徐纪兵征询同行人的意见后当即决定,以青浦监狱教育改造科党支部的名义发起捐款为小敏购置一架手风琴;同时,对瞿某的服刑改造要聚力教育攻坚,以情感教育为突破口,制定教育攻坚计划。
温暖关爱不停 期待未来新生
在教育改造科支部组织生活会上,大家纷纷响应号召自发募捐。青浦监狱领导班子得知情况后也主动参与了支部的募捐,并且决定把关爱小敏作为今后党支部一项长期的工作。
经教育改造科党支部研究决定,与静安区司法局对接,积极参与帮扶帮困;与小敏的学校对接,常态化对小敏施以爱心助教;在党支部设置爱心储备金,为小敏搭建一个集体性的、温馨的、由监狱民警组成的志愿者大家庭。
此外,青浦监狱迅速组建了以监狱矫治师为主的攻坚团队,做好教育转化瞿某的准备。
而瞿某通过主管民警的转述,也知晓了社会各界及监狱民警对女儿的帮助。在民警的引导下,瞿某回想起女儿出生后的一幕幕,以及家庭破碎后的种种遭遇,他也终于在日记本上写下了“我对不起她”的忏悔。
不久后的一个周日,青浦监狱教育改造科副科长陈天山带着用募捐款购置的手风琴,驱车前往小敏所在的学校,将手风琴送给了小敏,并带她到博物馆、公园等处参观浏览。一路上,小敏露出了天真的笑脸。
对小敏的关爱和对瞿某的改造都将继续,但愿小敏的笑脸能唤醒瞿某的责任感,但愿手风琴鸣奏的旋律能唤醒瞿某往新生路上前行。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