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翟梦丽
本报讯 昨天是我国第十七个航海日。今年,中国航海日活动的主题是“开启航海新征程,共创航运新未来”。为庆祝中国航海日,昨天上午9点,2021年中国航海日上海主题活动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启动,“海巡01”轮、“海巡166”轮等3艘明星舰船停靠在国客码头,供市民免费参观。同时《2021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上海继续排名第三,仅次于新加坡和伦敦;香港、迪拜分列第四、五位。2020年,上海首次跻身国际航运中心前三。
根据《报告》,2021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前10位分别为新加坡、伦敦、上海、香港、迪拜、鹿特丹、汉堡、雅典、纽约-新泽西、宁波舟山。
此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十四五”总体目标为全力支撑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形成枢纽门户服务升级、引领辐射能力增强、科技创新驱动有力、资源配置能级提升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新格局,2025年基本建成便捷高效、功能完备、开放融合、绿色智慧、保障有力的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
围绕总体目标,在枢纽服务领域,2025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目标达到4700万标准箱以上,航空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3亿人次以上,货邮年吞吐量达到410万吨以上。在物流集疏运领域,上海将着力提升多式联运服务水平,2025年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不低于52%,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量不低于65万标准箱,实现浦东机场到市中心40分钟快速抵达。在航运服务领域,以航运相关融资保险、法律仲裁等业态为重点,实现航运服务要素加速集聚,服务价值链向高端延伸,服务辐射能级显著增强。
在邮轮经济领域,亚太邮轮企业总部基地初具规模,初步形成邮轮经济产业链。在航运绿色创新领域,航海要打造低碳环保、智慧高效的航运产业新生态,实现土地岸线资源集约利用、污染物受控、能耗节约和能源清洁。在环境优化和合作交流领域,口岸综合效率和市场营商环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航运文化辨识度和认同度显著增强。
在临港新片区方面,“十四五”期间,临港新片区将在两个方面打造航运服务功能创新高地、促进航运要素集聚:一方面,吸引船舶登记,集聚船舶要素。未来,新片区管委会将以船舶登记注册为载体,促进船舶管理、船舶检验等航运产业链集群发展,吸引各类海事服务机构落户。另一方面,扩大国际中转集拼业务规模。新片区将搭建国际中转集拼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洋山深水港枢纽功能。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