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顾正红纪念馆全新亮相

参观缅怀者众,英雄从未被人民遗忘

本文字数:2981

  □见习记者  陈友敏

1925年5月,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暴行,年仅20岁的顾正红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迎接枪林弹雨,用鲜血与生命激起五卅运动浪潮。

日前,纪念优秀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工人运动先驱顾正红,继承先烈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顾正红纪念馆已经完成整体改造提升,并于7月1日开放试运行。开放至今,顾正红纪念馆共接待了近3000名观众,人们参观修缮一新的纪念馆,在殉难处前献上一束花,追忆顾正红烈士用生命燃起的反抗帝国主义烈火。英雄从未被人民遗忘。

思想觉醒受启迪

站在《顾正红的故事》展区,抬起手臂在屏幕前挥挥手,即可翻阅这本“厚重”的历史书。

“我们采用了电子手翻书的形式,当有人站在屏幕前左右挥手时,摄像头会识别到手臂位置,从而判断是往左挥还是往右挥,实现翻页效果,观众可自行选择想要了解的故事情节。互动展示的手段,营造了更加生动的展示氛围,给参观者以沉浸式体验。这让顾正红纪念馆成为在城市小空间内小中见大、焕发新颜的红色旅游景点生动案例。”徐文良告诉记者。

将这本书翻到思想觉醒的篇章,早在1920年,中国共产党就在小沙渡地区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党委派李启汉同志在安远路锦绣里开办了“第一所工人半日学校”对工人进行宣传教育。并于1924年秋在小沙渡路成立了沪西工友俱乐部。顾正红是沪西工友俱乐部的积极分子,他坚持听讲,思想和学习进步很快。正是在这里,他逐渐受到革命思想第启迪,对帝国主义的反抗意愿愈发强烈,并很快明白了工人阶级只有组织起来,坚持斗争,才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资本家。

苦难岁月仍不屈

走进坐落于澳门路300号(原国棉二厂旧址)的顾正红纪念馆,顾正红烈士的殉难处也位于馆内。这座于2008年5月30日建成开馆的纪念馆,分别于2012年对馆内基本陈列进行布展更新;2013年对主体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工程;2017年对全馆进行布展提升。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顾正红纪念馆又进行了整体功能提升改造,目前改造已基本完成,并于7月1日开放试运行。

记者了解到,在闭馆改造期间,就时不时会有路人询问何时开馆。自7月1日开放至今,顾正红纪念馆共接待了近3000名观众。这座“红色之城”的人民,用热情牢记英雄的丰功伟绩。

据介绍,修缮一新的顾正红纪念馆由纪念广场、馆内陈列、顾正红烈士殉难处三部分组成。纪念广场左侧树立着1959年由上海油画雕塑院设计制作建造的顾正红塑像,右侧墙上镶嵌一幅纪念五卅运动的大型浮雕。展览由“苦难岁月”“觉醒成长”“反帝怒潮”“烈火燎原”“永恒怀念”五部分组成,通过梳理挖掘更多展示空间和活动空间,进一步增加与“五卅”运动相关的展陈内容,全景式展现了顾正红烈士生平事迹及其引发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发展历程。馆后方原顾正红烈士牺牲地树立着一块纪念碑,上面有1959年时任中共华东局书记魏文伯题写的“顾正红烈士殉难处”八个大字。

“这是自2008年对外开放至今,顾正红纪念馆首次进行的大规模改造提升工作,从去年年中,我们已投入了前期筹备。”顾正红纪念馆馆长张谦向记者透露:“原本纪念馆是两层楼结构,实际建筑面积不到200平方米,展陈面积更为拥挤。”

副馆长徐文良补充道:“纪念馆以‘红绸’为设计元素,通过对顾正红纪念馆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将原建筑面积从194.3平方米增加至393.32平方米,进一步增加与‘五卅’运动相关的展陈内容,全景式反应‘五卅’运动这一重大事件。在空间内部展示方面,在保证展览内容的真实性基础上,对部分展项进行了深度解析,融入了更多的互动性多层次的展示手段,除了文字、影像资料、历史书刊等,还实物展出了顾正红及其工友使用的生活、劳动用具等。”

在这样一处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展馆,心怀敬畏、静静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聆听讲解,了解他的生平或许就是对顾正红烈士最好的缅怀。

“这是顾正红及其家庭曾用过的生活用品四鼻罐,四鼻罐是当地的挑水工具,顾正红年幼时曾用作乞讨。”随着讲解员对一件件展品的讲解,顾正红饱经苦难却又不甘于命运的一生,渐渐轮廓明晰。

1905年,顾正红出生于苏北盐城(今江苏省滨海县正红镇正红村)一户贫穷的农民家中,父母弟妹九人。由于家境贫困,1916年,顾正红父亲只身来到上海做工,顾正红则和母亲一起留在老家。1921年,顾正红家乡发大水,他们母子八人只好背井离乡一路行乞逃难到上海。

此时的父亲在一家油厂做工,仅靠工钱根本无法养活一家人。顾正红同弟弟妹妹平日里就靠拣煤渣、拾破烂,换钱贴补家用,全家经常忍饥挨饿。一年后,经多方打点,17岁的顾正红得到了在日本资本家办的内外棉九厂当扫地工的机会。后来经人介绍,他进了日商内外棉七厂车间当一名盘头工。

从九厂到七厂,顾正红看遍日本资本家借故欺凌、殴打工人的罪行,从那时起他的心里便燃起了对日本资本家仇恨的烈火。“工人和工人都是亲兄弟,结不了冤。冤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东洋资本家。”这句话至今听来,仍旧振聋发聩。

英勇牺牲燃烈火

1925年2月初,内外棉八厂工人因“反对东洋人打人和无故开除工人”而举行罢工,在罢工中,顾正红参与了工人纠察队、罢工鼓动队、出版罢工小报等,在二月罢工中经历了锻炼和考验,他迅速成长起来,1925年2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工人运动中,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总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1925年5月14日,日本人无故地开除工人,抓走工人代表,关闭厂门,停止生产,不让工人上班。为揭穿日本人的阴谋、谎言,顾正红组织工友与日本资本家展开斗争。1925年5月15日,顾正红去上夜班,只见工厂的两扇大铁门关得死死的,工友们气愤地告诉他:“东洋人关厂了!”他把袖子一挽,斩钉截铁地说:“不发工钱决不回去!”有的工人砸了门,顾正红把手一挥,大喊:“工友们,冲啊!”工人们像决堤的洪水般冲了进去。几个“包打听”和“拿摩温”拿着铅灌的巡捕棒扑上来,当场有几个工人被打得头破血流。顾正红一面高喊:“东洋人打人了!”一面率领工友们奔向物料库,拿起用于生产织布的打梭棒,勇敢地向敌人冲去。

“顾正红为反抗日本资本家武力镇压工人自卫用的打梭棒。”展馆内,这根木棒下短短的一句介绍,背后是工人阶级反抗帝国主义大无畏的精神。

手持木质打梭棒的顾正红,冲在工人队伍的最前头,振臂高呼:“反对东洋人压迫工人!”闻讯而来的内外棉副总大班元木和七厂副大班川村带枪赶来,凶狠地朝顾正红开枪,子弹击中左腿,鲜血直流。他忍着伤痛呐喊:“工友们,大家团结起来,斗争到底!”一个爪牙还用刀猛砍他的头部,他踉跄地倒在血泊中。

工友们怀着悲壮的心情,把顾正红扶上人力车送至医院抢救,顾正红在昏迷中还喃喃地说:“不要送我去日本人的医院。”同年5月17日,顾正红伤势过重,英勇牺牲,年仅20岁。据记载,遇难时“顾正红计中弹四处,刀伤十余处。”

顾正红烈士的英勇牺牲燃起了上海工人的反帝怒火,成为“五卅”运动的导火线。1925年5月30日,上海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大示威,当游行队伍行进到南京路英租界时,遭到英租界巡捕开枪镇压,当场打死十多人,受伤数十人,酿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随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总工会宣布成立,爆发了全市总罢工、总罢课、总罢市。震惊中外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像火山一样燃遍整个上海,席卷全中国,给了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 顾正红纪念馆全新亮相 2021-07-13 2 2021年07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