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声音

从立案到结案仅用三天

徐汇法院开辟“宣告指定程序绿色通道”

本文字数:1087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张硕洋

本报讯  阿婆年近八旬,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老伴身体虽硬朗却也是年事已高。家人经商量后,决定申请宣告阿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并指定两个儿子为阿婆的新监护人。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过程中,徐汇区人民法院探索开辟了“宣告指定程序绿色通道”。就在近日,徐汇法院“甘棠树下”社区法官漕河泾工作站就通过宣告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案件办理绿色通道,成功办理了这起案件。

今年5月,漕河泾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人员向“甘棠树下”社区法官工作室反映,有一位廖老伯在小儿子小廖的陪同下,前来咨询办理宣告无民事行为能力并指定监护人的程序。

原来,这位廖老伯的老伴翟阿婆年近八旬,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廖老伯本人现已年过八旬,经一家人商议,廖老伯决定放弃监护权。由儿子小廖申请宣告翟阿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并申请指定两个儿子大廖、小廖为翟阿婆的监护人。

工作室第一时间启动绿色通道,线上指导街道调委会帮助当事人备齐办理案件所需材料以及规范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

6月初,社区法官工作室法官王宏霞赴漕河泾街道进行现场指导,并当场审核证据材料。廖老伯在现场写好指定监护人同意书,随后在人民调解员的主持下,廖老伯、大廖和小廖共同签下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并选定上海枫林司法鉴定中心作为翟阿婆民事行为能力的鉴定机构。

6月底,鉴定中心出具鉴定报告,认定翟阿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收到鉴定报告后,王宏霞立即着手处理案件。该案于7月9日立案,7月12日宣判,法院宣告翟阿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定大廖、小廖为其监护人。

案件从当事人签订调解协议到结案历时一个月左右,从立案到结案仅用了三天时间。能够如此高效地解决了当事人的难题,背后是徐汇法院“宣告指定程序绿色通道”在发挥着作用。

据悉,今年4月8日,  “甘棠树下”社区法官工作室在漕河泾街道设立工作站并揭牌,打造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共同推进诉源治理实质化。其中,试点开设宣告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案件办理绿色通道,是工作站的重点工作之一。该绿色通道从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出发,探索由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居委会进行材料审核、申请行为能力鉴定,法院靠前指导、快速宣告,司法局强化培训、提供支持的工作模式。

“漕河泾街道老年人基数较大,申请无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类法律服务需求比较突出,开设这个绿色通道,可以快速帮助行为能力受限的弱势群体解困。”漕河泾街道人民调解员黄红梅说。

王宏霞表示,目前该机制还处于试点阶段,希望下一步能够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为老百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贴心的服务。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声音 A03 从立案到结案仅用三天 2021-07-20 2 2021年07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