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友敏
自1989年进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工作后,王飞在民事审判领域深耕30余年,2016年以来,主审各类案件836件,作为审判长参审案件73件,总工作量(权重)指数位居前列。
他是当事人心中雷厉风行的王法官,也是干警心中严谨随和的“王庭”,他潜心钻研在审判一线,守护着一方平安与稳定。
“用心审理好每起案件,是对初心最好的诠释”
法律人的初心,就是让当事人在每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用王飞的话来说,大概就是“用心审理好每起案件,是对初心最好的诠释”。
作为民事审判庭办理房产案件的资深法官,王飞主动带头办理各类疑难复杂案件,处理铜川路金盛好来福建材市场、子洲路花卉市场房屋腾退以及武威路拆违等纠纷;发挥房地产审判在旧城改造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化解涉地区稳定的征收利益分割纠纷。
案件审理过程中,他经常走访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了解各方当事人的诉求,曾以调解方式审结了两家公司的商品房预售合同等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及法律效果。
对于部分社会关注度高、类型新颖的重大敏感案件,他主动尝试,率先垂范。
审判工作之余,王飞还注重调查研究,将工作中的点滴思考转化为调研成果,多次获得上海法院精品案例。
积极探索改革举措,发挥青年导师力量
作为民事审判庭庭长,刚柔并济、严管厚爱是他的管理风格。
2018年普陀法院原民一庭与民四庭合并后,民事审判庭成为全院人员最多、案件类型最繁杂的部门。为加强审判管理和队伍建设,落实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各项要求,他着重打造专业审判团队,优化人员配置,发挥干警的优势和特长,并落实随机分案机制,加强重点改革领域的探索与创新。
疫情期间,他积极适用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庭审无纸化、在线办案等改革举措,克服疫情对案件办理的不利影响,着力提升审判质效。
为解决法律适用分歧,促进适法统一,作为专业法官会议的资深法官,自2016年以来,王飞参加专业法官会议280余次,为年轻法官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提供新颖的办案思路及可行性建议,是民事审判庭年轻法官的“领路人”。今年年初,王飞所在的民事审判庭被授予上海法院系统集体三等功。
平安普陀的建设者,优化营商环境的践行者
作为民事审判庭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他始终牢记着入党誓词,积极组织支部党员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各项专题警示教育等学习活动,强化支部党员的政治意识、提高政治警觉。
同时,王飞作为一名党员,能够严格遵守党纪党规及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强化廉政勤政意识,自觉约束业余生活,净化自己的朋友圈、交际圈,坚守廉政司法底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部门干警全力支援辖区居村开展疫情防控,构筑疫情防控的坚强壁垒;他是首批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的人员,并动员全庭干警积极接种,为有力有序推进疫苗接种扩面提速。
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践行者,他带领着全庭干警努力为疫情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他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联动,腾退桃浦智创城内相关企业,保障市政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针对承租长征镇工业园内“税收落地”的互联网企业出现的暂时资金困难问题,王飞引导出租人减免部分租金,为新兴互联网企业纾困解难。他还积极参与普陀区依法治区建设,支援辖区开展“三创”工作,为“平安普陀”贡献自己的应有之力。
从事审判工作30余年来,王飞在审判一线默默耕耘,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力量,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是他不倦的追求,恪守公平正义是他不变的誓言。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