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85家医疗机构联网结算 18条公交线路跨省运行

沪苏浙首次同步立法将满周岁 市人大常委会检查实施情况

本文字数:1036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85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接入门急诊联网结算系统、跨省域公交线路达到18条……长三角示范区一体化正在迎来加速跑。昨天,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检查本市贯彻实施《关于促进和保障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情况的报告。

据介绍,2020年9月,沪苏浙两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关于促进和保障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一共7条,其中2个条文赋予了执委会具体的行政职权,解决了先行启动区控详规审批、跨域项目管理等两个在一体化建设中先期面临的重大问题。另外5个条文,从地方立法层面进一步规定了示范区建设的使命任务、先行启动区范围、理事会-执委会的职能定位、对两省一市三级八方的明确要求以及立法保障。

通过执法检查,发现《决定》实施以来,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长三角示范区聚焦“8+1”重点领域,形成了一批开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比如建立了标准、监测和执法“三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制定了《“一河三湖”等主要水体的环境要素功能指标、污染防治机制以及跟踪评估制度》等文件,发布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环境空气质量、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等生态环境统一标准。同时,还形成了一批跨区域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政策安排,制定了第一批公共服务项目清单,率先实现85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接入门急诊联网结算系统,跨省域公交线路达到18条。

据悉在去年推出32项制度创新成果基础上,今年以来,经过改革攻坚,示范区又形成了18项制度创新成果。

示范区还聚焦4类重点项目,加快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建设。比如科技创新方面,华为青浦研发中心项目建成后预计导入3至4万名科研人才。率先探索开展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首批纳入范围的机构615家,服务资源25000余项。

公共服务方面,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二期)加快建设,五官科医院、皮肤病医院、中山青浦分院、青浦区中医医院加快入驻平台。扎实推进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平台建设,中职教育跨省招生进入第二年,招生规模有序扩大,招生专业更加贴近生态绿色发展底色。

近期,执委会发布了《示范区重大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包括“一厅三片”和生态环保、设施互通等5大板块、18个主要行动共115个项目。其中水乡客厅城市设计方案和开发体制机制方案已经提交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 85家医疗机构联网结算 18条公交线路跨省运行 2021-07-28 2 2021年07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