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王菁
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黄剑、徐锋等5人最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他们被吴兴区妙西镇15个行政村聘请为法治副书记。此前,吴兴法院已派出46名员额法官、法官助理成为46个片区的“理法官”。
收案2441件,结案2235件,判决265件,诉前化解和民事可调撤率达95.3%,自动履行率达96.2%。吴兴法院常溪人民法庭自2020年6月运行以来的这组数据格外亮眼。
常溪人民法庭是成建制入驻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以下简称矛调中心)的首个人民法庭。法庭入驻矛调中心一年来,仅道交纠纷诉前调解成功率同比上升22%。与此同时,法庭协同化解信访纠纷30余起,参与处置了一些涉案人员较多的敏感案件。
在湖州市吴兴区矛调中心有间由湖州市吴兴区法院和湖州市南太湖公证处(现为华信公证处)联合建立的公证调解室。自公证调解室入驻吴兴区矛调中心以来,已调处各类民商事案件878件,调处成功796件,办理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209件,平均每案为当事人节约诉讼时间约4个月。
从2020年4月开始,吴兴法院在高新区、各乡镇(街道)46个片区社会治理工作站建立了“理法官工作室”,并配套出台《“法官联系片区”工作制度》。全院46名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分别对口联系46个片区,下沉基层一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自“理法官工作室”运行以来,共实地驻点2760余次,排摸纠纷800余件,指导调解680余次,成功预防500余起案件进入诉讼程序。
今年吴兴法院又进一步做了延伸,组织“理法官”直接对接村社,实行一村一法官(法治副书记),开展支部共建。截至目前,法治副书记已入村走访268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2起,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达92%。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