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友敏
2012年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2013年荣获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2019年获“最美搜救人”称号;2021年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我国第一代女搜救机长——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管理部党支部副书记、搜救机长宋寅荣获的一长串荣誉背后,是她始终秉持“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在风高浪急中参与救援飞行981小时,执行救助任务273起,成功营救218人,为保障东海海域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搏击风浪,挽救生命
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的宋寅,2008年加入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2014年正式成为一名搜救机长。十多年过去了,谈到自己的职业选择,宋寅直言: “一开始不太了解这份职业的危险性,只觉得开飞机很‘酷’。直面多次海上的风浪与险情后,我依然觉得这份职业很‘酷’——与风浪搏击,与死神抢人。”
海上搜救情况瞬息万变,身为机长,宋寅和她带领的团队克服了恶劣的天气和救助中各种不可预料的困难,履行着生命救援的神圣职责。2016年12月, “闽连渔66678”轮在东海海域燃起大火,10名渔民危在旦夕,担任值班机长的宋寅立即带领她的团队驾机出发。起飞不久,她就接到了救助值班室的信息——渔船所在位置与实际位置相差20海里,这就意味着机组在现场作业的时间将大大缩短。
到达现场后,宋寅看到后甲板火势很大,若火势继续下去,船上携带的煤气罐和油舱随时可能会爆炸,而船上冒出的浓烟也会使在上方悬停的直升机发动机发生喘振。种种危险叠加在一起,极大地增加了救助难度。宋寅决定用较高的高度悬停避开浓烟,等待绞车手在找到飞机和船舶相对稳定的那一瞬间,将救生员放至甲板上,并以最快的速度将10名渔民全部救起。
如果说使命感是初心,那荣誉感就是一份真心。宋寅始终用这份真心激励自己克服困难,直面危险, “救人”是宋寅永远的使命与担当: “每救起一个人,都是对我人生价值的一次升华!”
赤诚向党,勇于担当
宋寅常说: “我是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搜救机长!”执行任务之余,她积极参与低能见仪表、夜航搜救、船载机等高难度训练,通过教员的帮助以及自身努力不断提升着海上搜救技术水平,目前,宋寅已完成高难度夜间搜救机长的改装飞行。
走下飞机,作为飞行部门的管理者,宋寅带领部门人员开展各项飞行训练与值班、飞行安全学习以及装备管理工作。飞行中安全无小事,在她的提议下,飞行部建立内部《安全信息报告》制度,收集不同任务形式下的飞行危险源,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她还结合救援工作的实际,制作课件、参与授课,交流和分享经验,有力提升了飞行人员的理论与技术水平。
作为飞行管理部支部副书记,宋寅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党建和业务工作协调发展,共同提升。以“精品支部”培树工作为抓手,不断提升队伍凝聚力,激发队伍创新力,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成为支部建设的先进典型。救助飞行队搜救副驾驶刘东奇告诉记者: “身为宋寅团队的一员,在她的安排下,队内每一位成员都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合适既是机上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每位成员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