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文萃

开“美颜”的简历或存法律风险

本文字数:3266

资料图片

  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909万人,求职竞争激烈,不少求职人士都希望拥有一份漂亮的简历,成为求职时的“敲门砖”。  “简历优化”业务在一些电商平台和招聘平台上悄然兴起。

前不久,  “重庆女孩帮改简历助3万人求职成功”的话题冲上热搜,让简历优化成为热词,也让一些求职者疑惑,找工作时,简历究竟如何被“优化”?  “美颜”过的简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会发现吗?伪造简历或简历夸大其词会造成哪些后果?花钱购买简历优化服务是在交“智商税”吗?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卖家、买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法律界人士。

记者体验>>>

收费标准参差不齐有评论称交“智商税”

近日,记者以“简历优化”为关键词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页面上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网店提供撰写、优化简历等服务,并明码标价,价格从一两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记者随机选择了一家月销量超过3000的旗舰店,以顾客身份咨询。网页上宣称,优化后的简历查看次数可提升6倍,面试邀约率提升80%。收费标准分为应届生简历、留学生简历、职场人士简历3大类,还可提供中英文双语服务,价格最低100元,最高560元。得知记者有近9年的工作经历,客服给出300元的价格,承诺48小时出简历初稿,改到满意为止,还表示可以支付加急服务费,最短1.5小时可取。

随后,记者又换了一家月销量超过2000的店铺,仅需180元。对比了多家店铺之后,记者发现有两家网店的页面介绍非常相似,称“客户遍布名企”。

记者还找到了多位曾经购买过这项服务的求职人士,有的说简历看上去美观了不少,省时省心。

但也有负面评价,有的说是“智商税”,对自己没什么帮助,还有的吐槽写手太粗心,简历翻译成英文后错误不少。

没有提及英语水平却写“听说读写良好”

“真没想到,我花300多元优化后的简历投出去后,很快就收到了面试邀请。”近日,即将硕士毕业的重庆姑娘小毕高兴地对记者说。

身为圈内小有名气的简历优化师,每逢毕业季,唐静的订单量一般超出平常2—3倍。“修改简历不保证拿到录用通知,但基本能改到客户满意为止。”唐静说。

为了一探究竟,记者以应届毕业生求职的要求进行了简历优化服务体验。记者选择了搜索结果中销量最高的一家,价格为50元。之后,有简历制作者添加微信,进一步了解需求。当记者表示“应届生没有太多经历该怎么办”时,对方回答:“我们会帮助您丰富信息,做内容方面的展示。”接下来便是按对方要求填写信息,除了个人基本的身份信息外,还包括校园经历、实习经历、获得荣誉等。

最终拿到的简历,记者发现在技能方面添加了“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浏览英语专业文件及书籍”。记者提出质疑,称自己并没有提及,对方表示会删除。另外,简历中还有自我评价的部分,该部分对方做了较多的润色和修改,除此之外,与记者所提供的信息基本一致。

HR回应>>>

对有工作经验者作用有限  过度美化存在“失信”风险

重庆一位资深HR透露,每逢招聘季,公司都会收到大量简历,平均下来,HR在每份简历上的停留时间约15秒。这种情况下,一份措辞得体、排版整洁的简历就显得非常重要。

曾先生有着近20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长期负责招聘。

他说,招聘时一般会根据岗位要求在招聘平台上搜索关键词,快速筛出合适的人选,看学历、专业、工作经验等要素的匹配程度。特别是技术岗位,会直接搜索与技术相关的关键词,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技能,简历是否经过优化并不是很重要。

曾先生还表示,在招聘过程中,筛选简历、面试、试用期,各个环节不能割裂开来,过分“美化”简历,在面试环节也会露出马脚。

因此,简历优化服务对不懂得如何制作简历的职场“小白”或许有所帮助,而对于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作用很有限。

而另一位曾女士在本市国企从事相关工作,她告诉记者,在筛选简历的过程中,更多关注专业、成绩和在校获奖情况等。而这些信息到了面试环节,都需要毕业生提供原件或者相应的证明进行核对。至于实习经历或者其他特长,如果夸大其词,面试时也极有可能被发现。

近日,33岁的颜斌武通过熟人获得一次求职内推机会,希望有针对性地修改简历。于是,他在网络平台花500元找了一家简历优化工作室。可改来改去,他觉得调整后的简历始终“没有感情、没有内容、空洞乏味”。

“我这些年做的工作是行业前沿热点,并且量大扎实,从简历素材来说是非常有亮点的。”颜斌武叹气道,“对于一些专业性强的工作,没有行业从业经历的HR改写的简历,还不如自己多花心思亲自操作。”

记者采访发现,有的简历优化服务“掺水造假”,存在伪造学历和证书、伪造实习经历,或对个人经历进行不切实际地夸大等情况。同时,存在简历被倒卖、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对此,重庆人社部门提醒求职者,简历优化或“埋雷”,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出现简历造假的情况,切莫为了一份“亮眼”的简历踏入“失信陷阱”。

专家建议>>>

学校应加强简历制作指导  求职者提升能力是关键

日前,有媒体对1534名受访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71.2%的受访者在简历制作时存在困扰。

93%的受访大学生表示需要支持,76.5%的受访者希望请求职成功的前辈分享经验。

刘芷溪(化名)是今年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已经离开校园的她目前仍在找工作。“最近一直在投简历,但回复率比较低,只有10%左右,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因为回复率比较低,刘芷溪近期在反思是不是简历出了问题。

她坦言,自己在求职上准备不足,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实习经历,在学校和成绩上也不占优势,“写简历的时候没有太多可写的东西,缺少能够让招聘者眼前一亮的内容”。

就读于西部一所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张晓敏(化名)坦言,在制作简历上存在不小的困扰,“不知道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自己的经历又不丰富,根本写不出什么”。

张晓敏十分期待在简历制作上得到支持和帮助,“希望学校开设相关的辅导课程,最好能有专门的老师帮忙看简历,教我们怎么把简历做得更美观,避开雷区”。

在南京工作的钱宇航(化名)也曾为简历头疼过,“最主要的是抓不到重点,只把自己做过的事情简单地罗列上去,这可能并不是招聘者想看到的”。

“优化简历能成为一门生意,折射出高校教育在这方面的缺位。”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莫远明建议,学校方面应针对缺乏求职经验的毕业生,加强简历制作等方面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顺利实现就业。

莫远明认为,求职者与其花钱优化简历,不如提升自身能力,结合自己的专业、能力、兴趣,明确择业目标,有针对性地投递简历,并在制作简历时,结合应聘岗位,将自己最闪光的地方秀出来,比如应聘对文字功底要求较高的职位时,可在简历上体现出语言能力;应聘广告设计等职位,可将简历制作得更有新意;应聘外企,则需准备外语简历。

律师说法>>>

诚实信用是基本准则  伪造简历须承担法律责任

对于网络平台上的简历优化服务,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建律师建议网络平台尽到管理责任,进行规范引导,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管,促进简历优化服务规范化。

此外,对于涉嫌提供简历造假服务及泄露求职者个人信息的商家,要依法依规予以惩治,保障求职者的合法权益。

福建旭丰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荣洋表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有权了解劳动者的健康状况、知识技能和工作经历等,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这在法律上都有相关规定。诚实信用原则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最基本的准则之一。

陈荣洋表示,如果劳动者通过伪造学历、工作经历、专业技术资格等,使用人单位误以为其符合招聘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继而订立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在劳动者履行工作任务时因不能胜任工作,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劳动者赔偿相关损失。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还有可能涉嫌诈骗罪。即使没有这种情况发生,将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其他劳动争议时,劳动者也会因为造假在仲裁或审判中处于被动地位,被认定劳动关系无效。  (综合整理自工人日报、厦门晚报、中国青年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文萃 B07 开“美颜”的简历或存法律风险 2021-08-13 2 2021年08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