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社会

上演现实版“爱上女主播”?

实则利用“离异女主播”人设实施诈骗

本文字数:1618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2020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广东一家传媒公司开始大量招收员工。同时期,全国各地多人不约而同地在网络上结识了“离异女主播”,并为了支持对方的“事业”,在直播间里“为爱发电”。然而钱花了,女主播却没留住。短短几个月,已有数千人遭遇相似的情况。接报案,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今年5月19日,涉案的曾某某等76名犯罪嫌疑人被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日前,浦东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曾某某等人提起公诉。

经查,今年1月至4月间,犯罪嫌疑人曾某某等人设立某传媒公司,招募员工组建网络诈骗犯罪团伙,团伙人员被划分为管理层、直播组、业务组等工作组,编造“剧本杀”诈骗套路,虚构“离异单身母亲”的女性人设,以谈恋爱、共同生活为名与被害人网聊,后吸引被害人进入非法搭建的某直播平台,诱骗被害人直播打赏、高额充值,诈骗数千名被害人约700余万元。

离异主播主动示好

小伙直播间里“为爱发电”

今年3月,小黄在某网络平台认识了一位姑娘雨晴(化名),他们互加了微信。在随后的聊天中,小黄逐渐了解到雨晴的现况:她因被前夫家暴而离婚,一个人抚养幼儿。这让同样有离异经历的小黄对她生出了同情和理解。不久之后,雨晴表达了想和小黄进一步发展的想法,这让小黄暗自欣喜。雨晴说,她正在应聘一家视频直播公司的主播,需要和其他竞争的主播进行5场直播PK,赢了就可以入职。因为直播不受地域的限制,到时她便可来上海定居,与小黄相聚。小黄听后,满怀期待。雨晴又趁机表示,希望小黄到时能去直播间,为她刷些礼物以表支持,小黄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雨晴说的直播PK共有5场,五局三胜。小黄每日准时进入直播间,为雨晴“助力”。5天内他在直播间里前后共刷了价值5万多元的礼物。尽管如此,5场直播之后,雨晴两胜三负,还是没能入职。她告诉小黄,为了能赢,她求了自己家人来帮忙刷礼物,花了不少钱,如今没能成功入职,家里人都在责怪她。不久后她又称自己被家人看管了起来,渐渐与小黄断了联系。就在小黄为无疾而终的恋情伤神时,以“雨晴”为代表的一众主播早已改名换姓,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这其实是一起特大直播平台诈骗案,被害人多达数千人,全案主要策划者曾某某于今年4月到案。

精心设计的人设

被害人纷纷“中招”

曾某某曾做过电商,2020年成立了一家公司,尝试直播带货,但效益不好。公司暂停运营之后,曾某便泡在网上研究“创业项目”。

某日,曾某某被吸引到一直播APP内,在这里,他从侧面了解到了一个以“和女主播谈恋爱”为名,诱骗他人进入直播间消费的“创业”渠道。他迅速加盟了这个平台。

随后,曾某某找来朋友黄某,拉上原先公司的员工杨某、黎某等人,利用这个平台,在惠州重新运营起公司。加盟之后,他和黄某研究了平台提供的话术,定下了一个28岁左右离异女青年的人设:她在前一段婚姻中遭受家庭暴力,离婚后不被家人理解,现在独立出来谋生,同时渴望一段新的恋情,目前准备进入一家网络公司应聘,需要完成一定的任务指标,又有视频直播PK的任务,赢3场才可以顺利入职。人设确定之后,他们还在原来话术的基础上制定了精准的周期——6天。

重新运营起来的公司分为管理层、直播层、业务层。管理层架设平台、招聘人员;业务员以主播虚假人设搭识被害人,以谈恋爱、共同生活为名诱骗被害人至平台充值;女主播使用虚假人设,配合业务员哄骗被害人充值刷礼物,但并没有与被害人见面的意愿。管理层故意安排主播输掉PK,业务员以此为由不与被害人见面,逐步疏远被害人。小黄等被害人直至“被分手”也不知道,一直与这之微信聊天的“女主播”其实并不是他们后来在直播间见到的那个人。

据到案的犯罪嫌疑人供述,涉案公司找到这条可以发财的门路后便发展“迅速”。一开始公司里只有十多人,分为几组开展业务,后来组长自行发展组员,规模便逐渐扩大,不久便又在广州开了分公司。至案发,仅广州分公司到案的涉案人员就已达数十人之多。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5 上演现实版“爱上女主播”? 2021-08-30 2 2021年08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