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夏天 通讯员 罗婷 毛振亚
2021年7月20日清晨,上海奉贤法院人民调解员周丹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个声音急促的中年男子: “我是一起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的当事人王某,本来和您约好明天过来调解,但现在我在河南,这边下大暴雨,我被困在郑州东站出不去,所有高铁都停运了,您再等我两天好吧?可8月9日周丹再一次联系王先生时,得知他又赶上了河南疫情, “周老师,真是不好意思,我老家这边又爆发了疫情,出行受限,能不能再帮忙想想办法……”
【调解经过】
这起普通的租赁合同纠纷,调解起来却不普通。2019年底,原告李先生与被告王先生签订租赁合同,约定由被告为原告提供场地,用来存放原告生产的床垫。随后,因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解除了租赁关系。但被告只退了租赁费用2万元,剩余的5.5万元一直没支付。
本来周丹前期已经多次电话协调,双方达成了初步的调解意向,就等面谈确定详细方案。而被告方因为接连遭遇河南暴雨和疫情,迟迟无法到场。
周丹向奉贤法院立案庭诉调对接中心告知了该案的特殊情况。
“目前双方调解意向是有的,就是因为被告无法到场,无法继续调解是吗?”法官助理罗婷问道。
“是的,经过前提调解,已经有初步方案了。就是受洪水和疫情双重影响,被告暂时无法回沪,即便回来了也要居家隔离,法院肯定来不了。”周丹告诉法官。
“现在原告方是什么意见?”
“原告对此都表示理解的,而且同意被告分期返还租金。但是根据目前达成的初步协议,被告8月底就要付第一笔款了。这疫情一来,被告在8月底之前能不能回不来也不确定。”周丹急得发愁,好不容易促成的调解方案,眼看要黄了。
如何克服距离问题,又能让双方尽快确定调解方案呢?罗婷随即想到了在线调解。
“只需要当事人手机微信关注‘上海法院12368’,进入‘微调解’板块即可,像开会一样,笔录也可以在线签订。我们这边的法庭就有这个设备,我安排好线上调解后,再通知你们。”罗婷进一步解释道。
“那真是太好了!”听到这一消息后,周丹喜出望外。
罗婷安排好调解时间后,系统在两个小时内给调解员和双方当事人发送了会议号。
第二天,当事人在指定时间准时上线。由于前期的调解基础,整个调解过程非常顺利,仅20分钟就敲定了最终付款方案。双方在法官助理指导下,线上签字确认。
法官助理第一时间针对线上调解协议进行审核,最终完成了司法确认。
“8月底之前付款应该是赶得上了。”这下周丹放心了。
这起一波三折的案件终于在线达成了调解协议。
“原来打官司不用去法院就可以开庭,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拿到调解协议后,原告李先生给周丹和罗婷打电话,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调解心得】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动纠纷多元化解,上海奉贤法院为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全部调解员开通了在线调解权限,并提供调解场所和设备,为委派调解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便调解员们开展在线调解工作。下一步,上海奉贤法院将进一步加大对调解员的线上培训,持续强化“微调解”功能运用,跑出线上为民解纷“加速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