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法的法理学》
本书经由学术史论题、法律哲学论题和政治哲学论题而构成其整体性,具体从法律的哲学之维(柏拉图论立法者)、法律的社会之维(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法律的历史之维(孟德斯鸠与历史法学;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法律的主权之维(阿伦特论人民主权)、法律的政体之维(论共和政体)、法律的政制之维(施密特论代议制)、法律的认同之维(哈贝马斯论宪法爱国主义)等维度,将公法学研究纳入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之中,落脚到基本法学理论的阐发,试图发展出一种基于公法的法理学研究范式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导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是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净化、消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防控人畜共患传染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体健康制定的法规。本书由总则,动物疫病的预防,动物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动物疫病的控制,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病死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动物诊疗,兽医管理,监督管理,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十一章构成,并附有动物防疫法修订前后对照表、国外动物防疫法律制度等文件资料,对动物防疫法进行了全面详细解读。
《美国行政法的重构》
美国行政法正在经历一场根本性的变革。本书围绕“合法性”问题,依次对行政法学上的“传送带”理论、 “专家”理论、 “司法利益代表”理论和“政治利益代表理论”进行分析,清晰地展示了美国行政法从传统模式到利益代表模式的发展历程,并对每一种模式的产生和变化进行了深刻的原因分析和翔实的论述。作者通过严谨的实证分析,认为美国行政法发展的一个总的趋势是:行政过程越来越具有政治过程的特征。因此作者提出,利益代表模式有可能成为解决美国行政法困境的可接受的方案。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