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依法治善”护航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公益伙伴月”启动

本文字数:910

  □记者  夏天

本报讯  昨天是中华慈善日,也标志着上海今年的“公益伙伴月”正式拉开帷幕。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近年来上海各类慈善组织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全市年均社会捐赠金额超40亿元。公益慈善已成为本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方面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也是推动全社会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同时,上海正积极推进《上海市慈善条例》立法工作,“依法治善”为本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昨天,以“公益,城市软实力”为主题的第二届“上善论坛”在上海豫园海上梨园举办。市民政局朱勤皓局长在论坛主旨演讲中明确,近年来,上海各类慈善组织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全市年均社会捐赠金额超40亿元,为各类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了关爱和温暖。至2020年底,全市经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慈善组织有493家,标识为志愿服务组织的361家。慈善超市已实现全市街镇乡的覆盖,累计建成233家。此外,全市3800多个经常性捐助站点,为市民“随手做公益”创造了便利。全市公益基地总量达到1.3万家,基本涵盖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

“公益慈善,已成为上海发展中那一抹绚烂的彩虹,让城市充满着爱心的光芒,让我们时刻感受到温暖和力量。”朱勤皓表示,上海汇聚爱心扶贫济困,已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方面,也是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同时,公益慈善有力参与乡村振兴,例如本市慈善组织积极结对内蒙古地区儿童福利机构,推动当地儿童福利事业发展,贯彻落实了总书记关于传承“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佳话的要求;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突发事件中,彰显城市温度。目前,本市公益慈善领域通过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已支出近19亿元,还积极组织开展了各种防疫志愿服务、关爱受疫情影响的特殊群体等活动,成为疫情防控中一支重要力量。

朱勤皓强调,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上海慈善事业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慈善组织的认定与退出机制还不完善,网络募捐蓬勃发展亟需进一步规范和引导等。上海将加强制度建设,为上海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今年的重点是积极推进《上海市慈善条例》立法工作,固化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的经验,对进一步提升本市慈善事业发展明确长效机制。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 上海“公益伙伴月”启动 2021-09-06 2 2021年09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