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服务两大国家战略 加强与南北拓展带的衔接联动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央商务区“十四五”规划》出炉

本文字数:1484

  ■商务区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两大国家战略,形成“一区五新”总体发展框架

■商务区要积极发挥辐射引领功能,加强与“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的衔接联动,形成“1+4”总体格局

■要在国际资源要素对接、高端服务供给、总部经济服务等功能方面不断提升,强商务、强会展、强交通,真正形成动力核、“极中极”

■将推出“长三角特色服务”清单,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法律援助、国际商事仲裁等一系列特色事项领域

□记者  翟梦丽

本报讯  到2025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承载区将基本建成。这是记者在昨天上午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情况。《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央商务区“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在发展定位上,商务区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两大国家战略,形成“一区五新”总体发展框架,即:构建以一流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为承载主体,打造开放共享的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联通国际国内综合交通新门户、全球高端要素配置新通道、高品质的国际化新城区、引领区域协同发展新引擎。

在功能布局上,商务区要积极发挥辐射引领功能,加强与“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的衔接联动,形成“1+4”总体格局,即“一核、四片区”。“一核”为核心区,是商务区核心功能主要承载区;“四片区”为:南虹桥片区强化发展国际化公共服务功能和高端服务经济,东虹桥片区突出发展枢纽经济,西虹桥片区聚焦发展会展商贸,北虹桥片区重点发展创新经济。

“十四五”期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央商务区要在国际资源要素对接、高端服务供给、总部经济服务等功能方面不断提升,强商务、强会展、强交通,真正形成动力核、“极中极”,才能更好构建引领区域协同发展新引擎。同时,要架起“彩虹桥”,加强与南北拓展带的衔接联动,加大与长三角的协同联动力度,推动长三角产业联动、企业互动、资源流动,努力成为长三角区域畅通国内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节点。

商务区将推出“长三角特色服务”清单,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法律援助、国际商事仲裁等一系列特色事项领域,为长三角城市群企业和各类市场主体对接全球经济提供便捷可靠的服务支持。探索推进电子证照在长三角的深化应用,为一地认证、全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办理等各项改革开展试点。

在加强与“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的功能衔接方面,将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央商务区为起点,提升核心区域的服务辐射能级,积极复制推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经验,在规划管理、土地管理、项目管理、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统筹、共享和协同。

积极推动探索长三角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联动发展、公共服务共享、完善市场准入等重点领域协同推进。深化重大平台、项目合作,有效促进跨区域信息互通、要素流动和机制共建。

积极推动长三角国际贸易走廊建设,跨省、跨城整合国际贸易产业链及贸易流量,构建一体化互联互通综合国际贸易产业及现代流通体系。推动商务区与闵行、长宁、嘉定、青浦、松江、金山等周边区域的基础设施连通拓展和产业链联动延伸,加强与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功能区的互动合作,探索建立商务区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协作机制,构建“总部+基地”的产业联动发展格局。

长宁是“大虹桥”中上海唯一的中心城区,以180万平方米的优质楼宇和近6000套人才公寓为载体,为有志入驻大虹桥的各类主体和人才提供宜商宜居宜业的配套环境。

闵行区将加快建设机场联络线、嘉闵线、13号线西延伸等重大工程,25号线和中运量F1线的规划研究也在不断深化。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 服务两大国家战略 加强与南北拓展带的衔接联动 2021-09-08 2 2021年09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