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刘家杭
9月3日,湖南临武一职校学生小鹏在网上发文反映称,他被学校强迫去工厂实习,其间发生意外,导致手指被截肢。9月6日上午,该校相关负责人胡老师表示,5日晚,他们重新与小鹏进行了协商,会一直治到小鹏满意为止。小鹏确认他已预约了专业的专家于明天上午对他的情况进行治疗,目前的治疗费用是企业出的。
该事件在网上引发热议。学校有权强迫学生实习吗?小鹏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学校、工厂各应承担哪些责任?上海法治报记者就此事件采访了专家和律师。
实习期间因工受伤,该如何认定?
“因为小鹏尚未毕业,所以他与公司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但存在雇佣关系。”长期研究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的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李凌云认为,小鹏在校学生的身份并不符合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即小鹏不是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者”,所以他的伤不能认定为“工伤”,也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是,因为双方“雇佣关系”的成立,公司势必要为小鹏因伤致残承担相应的责任。李凌云表示,“雇佣关系”属于民事关系,受民法典约束。
上海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七方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华平同样认为,双方存在雇佣关系。“在实践中,我们通常把这种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称为‘顶岗实习’。”同时,李华平律师指出,我国对于职业学校学生的“顶岗实习”专门有相关规定,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实习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如果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在此期间受伤的,属于实习责任保险赔付范围的,由承保保险公司按保险合同赔付标准进行赔付。不属于保险赔付范围或者超出保险赔付额度的部分,由实习单位、职业学校及学生按照实习协议约定承担责任,具体担责比例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实习学生本身是否存在操作失误,实习单位是否对学生进行安全防护知识、岗位操作规程教育和培训,是否配备带教老师,是否对工作风险告知到位等都是影响责任划分的因素。“如果公司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肯定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
学校是否有权强制学生进入单位实习?
当下,大部分高校都将“毕业实习”纳入毕业必要条件之一,那么,学校是否有权以顺利“毕业”为由,要求学生必须进入单位实习?
“这个肯定是不合适的。”李华平律师表示,学生能否毕业要看他是否按规完成了国家要求完成的学时课时。“毕业实习”应是一种实践机会,而不应该成为强迫劳动。他也指出,在现实中,甚至出现了一些学校和特定企业勾结的情况。学校收取好处,半强迫地安排学生去实习,而学生实际上则成为了这些企业的“壮劳力”。但又因为年龄、身体、技能等因素的限制,这些学生并不能达到相关工作要求,这也对学生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当然,如果是为了提升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力,增加有益锻炼机会,学生也应该尊重学校的合理安排。
李凌云则认为,实习是学生毕业前必须要参加的活动。“作为对学生学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实习安排’本身并无不妥。”但同时,她也表示,在实际实习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就实习单位而言,不能将实习学生当作成熟员工对待。要明确实习的目的,实习不是真正参加工作,实习的意义是在实践中操练、积累经验。这是与学生正式毕业之后,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正式成为一名职工有明显区别的。
其次,在劳动损害的预防方面,很多公司的相关保障还有待提升。对待实习学生,公司应给予必要的培训,同时必须保证安全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最后,一旦劳动过程中发生意外,在承担责任及给予赔偿问题上,实习公司也要承担起相关责任。建立在劳动关系下的“工伤保险”赔偿,因为有保险兜底,所以公司只需要承担一部分的赔偿金额。但在雇佣关系中,因为没有保险,公司就要承担更高的赔偿金额。
学生实习期间受伤,学校是否担责?
那么,如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学校是否要承担责任?
“学校和学生之间是教育管理关系。”李凌云说道,“所以,我认为,学校如果在对学生的教育培训、实习单位选择、岗位安排等方面有明显的过错,则需要承担一定的补充责任。但是,对于这种在实习过程中发生的人身损害赔偿问题,主要应以作为雇主一方的公司为主。因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主要是听从公司安排指挥的,所以相应风险也应由公司方来承担。”
“这个要结合学校举措来看。”李华平律师认为,“在选择实习公司前,学校是否认真考量对方提供的工作场所和环境是否符合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管理水平和工作流程是否可以保障学生安全?在实习开始前,学校是否组织了相关培训?在实习过程中,学校又是否配备带教老师或随队老师?”他表示,这些都是影响学校责任认定的相关因素。
李华平律师强调,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一定要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在劳动过程中要严守操作规定、不擅自行动;如在工作过程中碰到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工作要求,要及时沟通反应。同时,他建议,公司应当给学生购买商业保险,万一出现事故可以对学生有个兜底的保险。学校也不能单纯地只是介绍学生去实习,而要持续保持对学生的关注,在学生正式毕业之前,学校都要对自己的学生负担起相应的教育管理义务。只有各方都履行好各自的义务,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的发生。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