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目前社会各界对于老公房加装电梯的事情已经达成共识,而对于许多老旧电梯房的居民来说,到达电梯前的几级阶梯却成为了行动不便居民的“拦路虎”。为此,市人大代表于广辉提出代表建议,呼吁启动专项工程,为这些老旧电梯房打通无障碍通道。
电梯前的几级阶梯成为“跨不去的坎”
于广辉代表注意到本市不少老旧电梯房存在让居民们“上上下下”的烦恼,原因就在门前的几级阶梯。原来,这些电梯房建设时考虑到地下室采光等原因,通常从地面到一楼会有几级台阶,因此轮椅等设施的上下存在很大困难,只能采用人工抬的方法,行动不便人士的出行有很大的困难。
据了解,这种电梯房多是2012年前建设的住宅,当时的建筑设计标准较低,只要住宅小区存在一定比例的无障碍通道即可,因此不是所有的电梯房前都规划了无障碍坡道设施。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行动不便人士需要无障碍坡道设施实现出行。
“几级台阶虽然短,却阻断了出行的路。”于广辉代表表示,目前由于缺少明确的政策支持,靠住户自己解决这个问题非常困难。如何跨过这最后几步台阶,急需有关部门出台相关制度补丁,弥补政策差异造成的问题,推动楼宇无障碍实施缺失的尽快解决。
于广辉代表表示,他在2019年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代表建议,但目前相关工作的进展仍然十分缓慢,居民申请加装坡道仍然困难重重。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市人大十五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审议后将“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这条建议加入到了政府工作报告的最终版中,满足群众对于完善无障碍设施的迫切需求。
于广辉代表希望主管部门能够加快帮助居民解决这一实际困难。他建议,可以由上海市房屋管理局牵头,汇同相关部门对无障碍坡道建设涉及的法律法规问题进行分析,扫除无障碍坡道建设中存在的制度障碍。
同时,本市应尽快完善住宅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明确住户、物业、街道、居委会、业委会等各方责任和义务,指导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推动无障碍坡道的建设。
根据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公布的住宅小区坡道建设情况全面排摸结果,包括坡道建设情况、管理维护情况、需求反馈情况,于广辉代表建议,类比本市电梯加装的政策,给予无障碍通道的建设适度的专项资金支持,引导加快建设进程,尽早解决行动不便人士的出行困难。
部门答复:做好社区无障碍设施改造
市财政局在答复中认同,无障碍设施是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安全通行和使用便利,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2003年本市就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出台了《上海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明确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必须与建设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同时要求建设项目的所有权人或者经营管理者应当根据年度改造计划,对已建成但没有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的进行改造。
今年年初,本市印发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本市旧住房更新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本市旧住房更新改造要坚持以人为本,政府扶持与居民参与相结合,要求各区要因地制宜完善无障碍坡道等适老化设施,满足居民对住房安全的需要和基本生活的需求。
市财政局表示将按照《若干意见》的规定,本市将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要求,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市、区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旧住房更新改造项目予以支持。同时,结合“美丽家园”建设,支持对2000年底前建成的各类老旧小区实施改造。
下一阶段,市财政局将继续配合市相关主管部门,结合旧住房更新改造工作,完善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市民政局表示,社区无障碍设施建设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方便居民群众,特别是残疾人、老年人日常出行。下一步,市民政局将指导基层结合社区走访“四百活动”,做好包括社区无障碍设施在内的需求摸排,积极搭建协商议事平台,配合房管部门有力有序推进此项工作。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