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社会

守一个点 护一座城 暖一群人

600个日日夜夜 记者实地探访徐汇区新惠隔离点

本文字数:1960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昨天是中秋佳节,对中国人来说有着阖家团圆的意义。而对于徐汇区新惠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和隔离者来说,家却有着另一重特殊的意义。作为上海开设最早的一批新冠疫情隔离点,新惠隔离点已经运行超过了600天、102个隔离房间,累计接受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隔离人员3400余人次。在这600多个日日夜夜中,隔离点用专业和爱心,做到了隔离人员无交叉感染,工作人员零感染,守护了城市的安全。日前,记者来到了新惠隔离点,对隔离点进行了实地采访。

吹响战“疫”“集结号”

紧急!2020年1月29日,徐汇区第二个集中隔离点正式启动。接到任务,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吹响战“疫”集结号,“新惠集中隔离点”正式成立。

杨芸峰是隔离点的“元老”,作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副主任兼一病区副主任,他承担了隔离点的许多协调和管理工作。2020年春节之前,也是新冠疫情爆发之际,除夕那天,杨芸峰接到了筹建隔离点的任务通知。尽管此时正值春节期间,尽管同为医护工作者的妻子也要在单位忙碌,但杨芸峰却二话没说,收拾行装,大年初一进驻到了这个徐汇区首个集中隔离观察点。

像杨芸峰一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多名精兵强将第一时间集结到位。这支“枫林战队”,听从指挥,从管理、医疗、护理、后勤四条战线分头行动,24小时内完成工作对接,落实现场布局、工作流程、人员分工、物资准备,制定了一套规范的制度流程。

与此同时,作为隔离点的驻地,新惠宾馆的工作人员也正经历一场“去”与“留”的选择。当党龄29年的老党员、宾馆经理祁国平接到了筹备任务的通知,心中忐忑。但从城市安全的大局出发,他立即着手开始了筹备事宜。首先是对宾馆原有客人的清退。“当时我们有在住的流动客人15位、长包客人12位。”祁国平一个个致歉,说明情况,客人们最终也都表示理解。而更让他头疼是如何打消宾馆员工的顾虑。“那时防护物资缺乏,大家都对疫情充满了恐惧害怕,有多少员工能像医护人员一样逆行?”祁国平心中也没底。然而,他发挥着党员的带头作用,同时街道在人力、物力等各方面提供支持,区疾控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专业医疗人员给予指导,让大多数员工不再畏惧。最终50多名员工,有40多人选择留下,从而保证了隔离点后勤工作按时有序开展。

不惧风险“守一线”

危险!新惠集中隔离点主要承担密接的收治管理,他们同时并存这样那样的问题。医护人员不惧风险近距离地为他们查体、治疗、疏导。然而,真正的危险莫过于近距离接触确诊病例。

一位老先生是新冠确诊患者的家人,入住后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医护人员立即联系专车转运。然而老人年事已高、基础疾病多、行动不便。隔离点的工作人员主动为老人穿防护服并将他搀扶到转运车上。老人最终核酸检测呈阳性,被确诊为“新冠”患者。

在集中隔离点刚开始运行时,防护物资匮乏,为了节省有限的防护服,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少吃、少喝,再多坚持一下”。600多个日日夜夜中,只要脱下闷热的“大白服”,汗水都早已浸透衣服。而对于隔离点的工作人员来说,这样的日子稀松平常。“我们一天少则三四次,多则十多次穿隔离服进入宾馆服务,一进去就至少1个多小时。”杨芸峰说。

聚力抗疫暖人心

除了关注隔离者的生理情况,心理健康也是隔离点医护工作者的关注重点。杨芸峰告诉记者,隔离期间,有的隔离人员会出现情绪问题,比如失眠、烦躁等。因此,每天医护人员上门除了测量体温,还会询问身体和心理有何不适之处。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疏导或会诊。而对于隔离点的不理解,也是许多隔离者入住之初,抗拒排斥的原因。

去年,隔离点就接待了一名倔强的隔离者。当时,这名女子的父亲从昆山买来了一块牛肉,为全家人烹制了美味的牛肉作为晚餐。可是,全家人吃了肉没多久,就接到了疾控部门的通知。原来老人买的这批次牛肉被检测发现新冠病毒呈阳性。于是,岳父岳母、女儿女婿加上两个孩子,就成为了需要隔离观察的对象,被送到了隔离点。而女儿却认为此举小题大做,坚决不肯入住。于是,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开始对女儿进行解释说明,“隔离不但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身边的亲人。”在一番解释沟通之下,女儿终于愿意接受隔离,而隔离点的悉心照料也彻底打消了她的顾虑。

而对于祁国平来说,后勤保障也是对隔离人员爱的奉献。记者看到在一份送饭单上,仔细地标准着每一位隔离人员的餐饮需求。“隔离人员由于地区、民族的饮食习惯不同,加之老人、小孩、孕妇的特殊身体状况,需要针对不同的个案进行相应地调整。”祁国平表示,尽管如此一来工作量增加了,但能给隔离人员带来家的温暖,他感觉很值!

隔离点的付出,赢得了隔离人员的认可,感谢信纷纷送来。一位留学生在解除隔离当天,在隔离点的小广场深情地为工作人员们演奏小提琴曲“爱的礼赞”。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5 守一个点 护一座城 暖一群人 2021-09-22 2 2021年09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