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日前,市知识产权局举办季度媒体通气会,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余晨重点解读了最新出台的上海“知识产权金融16条”。
据介绍,市知识产权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保监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版权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指导意见》 (下称“知识产权金融16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最新部署要求,切实解决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发挥金融资本带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重要作用。
“知识产权金融16条”共包含完善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机制建设(5条)、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级提升(5条)、加大知识产权金融宣传培训力度(2条)、强化知识产权金融业务工作保障(4条)等四方面共16条,主要从加强政府支持和发挥金融机构作用两个维度着力。
在加强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支持力度方面,“知识产权金融16条”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由5部门组成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推进小组,共同推动本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相关支持政策的制定实施,并明确将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鼓励各区人民政府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扶持政策,目前本市各区相关政策已先后出台;加快推进本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入园惠企”“银企对接”及论坛、巡讲等宣传培训活动,从根本上改善知识产权投融资氛围。
在发挥金融机构作用方面,“知识产权金融16条”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加强知识产权金融管理制度建设,指定专门部门负责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加强对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机构的合作准入与持续管理,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体检增值服务;在稳步推进原有知识产权金融业务的基础上,充分用好支持政策,推动知识产权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创新,培养知识产权金融业务专门人才,提升知识产权金融业务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机制,帮助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有效拓宽融资渠道。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