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当前司法裁判中发现的企业营商痛点有哪些?企业经营哪些环节是风险高发点?对这些痛点难点,法院有哪些对策建议?昨天,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企业法治营商提示手册》,从预防犯罪、接受监管、支持维权视角,建立“红”“黄”“绿”灯三色预警营商建议。
据悉,此次发布的《企业法治营商提示手册》以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容易产生纠纷的环节为主线,以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依次设置“企业募集资金法律风险提示”“企业合法运营法律风险提示”“企业诚信经营法律风险提示”“企业劳动用工和内部治理法律风险提示”“房地产行业经营法律风险提示”五个章节。
手册共整合了总计55个法律风险提示,其中刑事类提示18个,民事类提示15个,商事类提示12个,行政类提示10个。相比以往发布的典型案例,提示手册更加注重法律视角和企业经营视角的有机结合,便于企业快速捕捉到案例所阐明的规则与自身经营行为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发挥司法的规范、指引作用。
记者获悉,结合该手册,上海二中院还梳理形成了“红”“黄”“绿”灯三类营商建议。
其中,“红灯”即针对容易涉及刑事犯罪的行为所作出的警示。如集资环节容易出现的多种金融犯罪情形,手册中警示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募集资金或帮助企业开展募集资金活动。
“黄灯”即针对容易引发行政处罚或赔偿责任的行为所作出的提醒。手册专门收录了一些企业日常经营中易被忽视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优化管理建议,提示企业加强细节管控。
“绿灯”则是支持企业依法行使权利、平等诚信经营的案例。向市场主体传达了人民法院肯定、尊重企业依法经营的司法理念,有助于企业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干事动力。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