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学院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名单公布

12种法学教材荣登高教类榜单

本文字数:1550

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法学教材奖励名单整理

  □见习记者  朱非

近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发布了《关于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奖励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奖励名单中,12种法学类教材榜上有名。其中,由《法理学》编写组编写的《法理学(第二版)》和中国人民大学王利明主编的《民法学》荣获“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一等奖”。

12种法学类教材荣登榜单

根据《决定》,此次全国教材建设奖授予10种教材“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授予200种教材“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授予789种教材“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授予99个集体“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称号,授予200名同志“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据了解,全国教材建设奖是教材领域的最高奖,是检阅、展示教材建设服务党和国家人才培养成果,增强教材工作者荣誉感、责任感,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教材体系的一项重大制度。

记者查阅榜单后发现,有两种法学类教材荣获“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一等奖”,分别是《法理学(第二版)》(本书编写组);《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王利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王卫国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小君副主编)。

十种法学类教材荣获“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分别是适用于本科教学的《中国法制史(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朱勇主编、华东政法大学王立民和中国人民大学赵晓耕副主编);《宪法(第五版)》(武汉大学周叶中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应松年主编、北京大学姜明安和中国政法大学马怀德副主编);《国际公法学(第二版)》(武汉大学曾令良主编、外交学院江国青和中国政法大学周忠海副主编);《知识产权法(第五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吴汉东主编);《物权法(第四版)》(清华大学崔建远);《经济法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张守文主编);《刑法(第四版)》(武汉大学马克昌主编、莫洪宪执行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陈卫东主编);以及适用于研究生教学的《法理学高阶(第二版)》(西南政法大学付子堂主编、周尚君副主编)。

此外,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应松年、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吕明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吴汉东教授还入选了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奖励名单。

健全教材建设激励制度

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的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介绍了全国教材建设奖的设立背景。

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文件,明确提出完善教材建设表彰激励机制,实施教材建设国家奖励制度。2019年12月,经批准,正式设立全国教材建设奖,由国家教材委员会主办、教育部承办。

全国教材建设奖面向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各领域各环节实施,分设“全国优秀教材(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高等教育三个大类)”“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三个奖项,每4年评选一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设立全面覆盖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专门常设性奖励项目,是我国教材工作领域的最高奖项,是健全完善教材建设激励保障的重要制度设计,是树立教材建设标杆和典型的重要机制性措施。全国教材建设奖为优秀教材和教材建设先进典型提供了重要展示平台,是社会各界了解教材工作的重要窗口。

下一步,国家教材委员会还将积极宣传推广优秀教材,加强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事迹报道,充分发挥全国教材建设奖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更多教材建设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同时,将加强对教材建设优秀成果的研究,探索完善总结提炼机制,深入挖掘教材建设规律,全面总结教材建设经验做法,系统整理、提炼、推广教材建设各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也将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进一步优化评选办法、完善评选方案,为做好下一届评选工作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学院 B07 12种法学教材荣登高教类榜单 2021-10-20 2 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