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本市推出226家早餐工程示范点,记者进行实地探访——

为“打工人”扫除早餐“盲点”

本文字数:3176

早餐网点张贴统一标识 本版摄影 记者 陈友敏

普陀区新杨园区内的早餐·驿站

□见习记者  陈友敏

一顿丰盛的早餐,对“打工人”来说,是开启“幸福一天”的必备条件。

撇开家门口的社区食堂、老字号早餐铺子,每天匆匆奔赴打工之路的白领们,能否在写字楼里,在产业园里,吃上一份早餐?

近日,本市公布了226家早餐工程示范点后,记者点开于日前在“随申办”上线试运行的“早餐地图”,跟随地图指引,实地探访位于商务楼宇以及产业园区的示范点位,感受上海早餐的温度和热度。

多元场景

白领轻松吃上早餐

邢女士的工作地点位于国金中心,作为一名律师,每天的工作都需要她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因此,她格外重视唤醒元气满满一天的早餐。“如果早上起得早的话,我会选择在家里自己煎个蛋,喝一杯牛奶,然后出门上班。但是我的工作性质经常需要加班,所以常态都是来不及自己做,匆匆忙忙赶到公司楼下,在附近买点咖啡面包。”上午9点50分,记者在国金中心碰到了在麦当劳购买早餐的邢女士,“如果到国金时间还比较充裕,我会去星巴克或者Tims Hortons点一杯咖啡,买一份三明治。时间比较赶的话,就去便利店或者肯德基、麦当劳,买一份‘快手’早餐。实在来不及,我们律所里也有自动贩卖机,可以购买牛奶、面包、饼干……”

“虽然国金里的便利店数量明显少于家门口、地铁站附近的,但星巴克、麦当劳这些品类的布局弥补了数量上的不足,工作日的早上在楼下兜一圈,每天早餐都能不重样。”拎着手里的麦当劳早餐,邢女士匆匆赶往律所。

相较于每天早上笃悠悠在家门口菜市场、社区食堂吃上一屉小笼,再来一碗三丁面,吃完还给家里人打包油条、粢饭糕的爷叔、阿姨,记者明显感受到了上海白领对早餐“速度”的要求。

对于早餐“速度”的追求,让部分位于地铁口的早餐车鲜有人问津的问题找到了答案。“联航路”地铁站附近的住宅,由于租金较低,且交通方便,是不少“打工人”的选择。每天早高峰时间,进站口总是会排起长龙。在熙熙攘攘的进站口对比下,矗立一旁的明黄色早餐车就显得格外冷清。据记者观察,只有零星在“联航路”出站的市民,会选择从早餐车购买早餐。大多数“进城”的打工人,则是匆匆掠过。

“你好,请问你吃早餐了吗?”“没有。”记者注意到张先生在路过早餐车时,明显驻足张望了一眼,但最后还是选择直接进站。“您为什么不从旁边的早餐车买点早餐?”趁着排队进站的空档,张先生告诉记者,“我从联航路要坐到人民广场,如果从这里买了早餐,上了地铁也不能吃,只能到了单位才能吃已经不太热的早餐。而且,早上上班本来就很赶时间,在早餐车只能快速买个包子,想吃手抓饼还要等店员现做,太费时间。”张先生拿出手机,点开“盒马App”,进入“盒小马-鲜食自取”,向记者展示,“上了地铁后,我会在盒马下单今天的早餐,煎饼果子、包子、手抓饼、三明治等都可以选择,等现场制作完毕后,我的手机上就会收到短信提示。等到了人民广场,找到自提点,扫码就可以取餐。网订柜取省时省力,还能确保每天早上都吃上热腾腾的早餐。”

记者了解到,类似“盒小马”的“网订柜取”模式在上海很受欢迎。生活节奏快的“打工人”,只需在起床后,或者在通勤的路上,提前在小程序或者APP上下单,选择离自己较近的自提柜,然后到店扫码,就可以取走餐品。一台取餐柜,轻松省下了市民们点单、支付、等待的时间。加上取餐柜具有保温功能,即使取餐稍有延迟,餐品也不会凉。

布局“盲点”

园区多途径就餐

在商圈遍布,繁华的写字楼下,白领们购买早餐选择多样。但在远离闹市,产业集聚的园区内,白领们早上想吃上一口热乎饭要怎么办?

记者了解到,在普陀区今年新布局的早餐工程中,有5个点位的早餐驿站填补了“打工人”早餐地图盲点。

在桃浦镇、长征镇的西北物流园区、新杨园区、新金环园区、天地科技广场等企业白领聚集的园区内,品类丰富、出餐便捷的餐车点位解决了写字楼员工吃早餐难的问题。其中,桃浦镇中鑫广场驿站、真陈柳园驿站还入选了此轮示范点位。在园区内,统一的橙红色涂装让小小的餐车格外显眼,驿站内部,蒸炉、铁板炉、微波炉、冰箱等一应俱全。而这五处早餐驿站的点位设置覆盖了普陀区内早餐布局的盲点、弱点。

“真的太好了,园区这边离闹市区比较远,几乎没有什么好的早餐店,以前来上班总要自己带早餐过来,现在这个驿站里,手抓饼、包子、汉堡等各类餐点都有,出餐也很快,很方便。”一位在新杨园区工作的白领告诉记者,一分钟左右的出餐速度也能满足快节奏的生活需求。记者从早餐驿站负责人蒋利妹处了解到,驿站的经营时间从早上5点半一直到上午11点,涵盖了中式、西式、特色小吃在内的各类早餐75种。

宝山的园区,则引入了更为“硬核”的破题方式。记者从宝山区商委了解到,宝山区城工园今年引入了5辆“无人早餐车”,这些“无人早餐车”分布在园区的不同角落,目前已经正式投入运营。园区内的“打工人”只需要扫描车上的二维码,选好餐食并进行支付后,打开餐车里面的橱窗就能取到购买的餐食,整个过程最快只要10秒。功能齐全、标准化操作的供应设备在满足顾客多元早餐需求的同时,保障顾客可以吃得放心。

不断优化

早餐工程更重质量

早餐关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体现一座城市的宜居程度。今年,早餐工程被列入本市民心工程,早餐示范点建设也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近日,本市发布了202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早餐工程示范点名单,共推出226家早餐工程示范点。

记者从上海市商委获悉,本市早餐示范点建设均全面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6个区均完成各自目标任务,其中13个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2021年,全市已新增早餐网点1764个,完成目标任务数的339%;新增复合门店599个,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61%;增设网订柜(店)取网点1090个,完成目标任务数的319%;设置智能取餐柜900个,投放早餐自助售卖机及无人早餐车206台。

商委强调,今年本市早餐网店布局围绕商务楼宇、产业园区等早餐供应薄弱区域,加大补盲点力度。此外,以白领群体为例,早餐供应模式也针对不同区域做出调整。比如,商务楼宇上班族可通过“便利店+早餐服务”“白领午餐+早餐服务”等方式解决早餐难题;产业园区上班族则可通过早餐驿站、无人餐车、“流动餐车+早餐服务”“园区食堂+早餐”等方式方便购买早餐。

备受年轻白领青睐的智慧早餐服务场景在今年也迎来了发展新台阶。据悉,今年的智慧早餐服务从去年网订柜(店)取单一应用场景试点,拓展到目前涵盖智能取餐柜、无人早餐车、智能早餐机、AI食堂等5种智慧新场景,逐渐成为市民购买早餐的重要方式。据饿了么平台统计,今年,智能取餐柜早餐时段平均入柜单量同比上升30%,早餐网订柜取订单量与去年同比提升40%。

超额完成今年度任务,上海并不会止步于此。市商委透露,本市将针对企业诉求、市民需求,进一步优化网点布局,推动流动餐车持续化经营,强化政策支持,深化数字赋能,发挥示范点引领作用,切实提升市民感受度、满意度。

针对早餐网点布局与群众需求匹配度不高的问题,商委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网点布局。尤其对企业入驻意愿不高但有市场需求的盲点,各区要加大对企业的补贴力度,给予店租减免等支持政策。同时,在审批、点位落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商委发现,流动餐车在实践中存在点位租金高、运营成本高等实际困难,对此,商委将拓展“一车多址”,加大政策扶持,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推进可持续经营。指导餐车企业因地制宜,调整优化产品品类,推出更多受市民欢迎的现制现售产品。

当代“打工人”,要吃早餐,更要吃健康早餐。因此,商委表示,接下来本市将增加健康早餐品类,会同市卫健委指导早餐企业继续增加低热能、减盐、减油、减糖产品和粗粮、果蔬等健康特色早餐供应,推出低脂套餐、低油套餐、低糖套餐、成长套餐等适合各类人群营养需求的健康套餐,逐步推广到各类早餐网点,不断满足不同人群对健康早餐的需求。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为“打工人”扫除早餐“盲点” 2021-10-27 2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